正文

第10节: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3)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作者:李洪峰


总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靠农业生产。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1851—1901年又增长213.9%。1700—1780年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是0.9%—1%,1780—1870年已超过3%。这个数字虽不如20世纪有些国家发展速度那么快,但在当时的世界上却是惊人的,有些经济学家曾测算:在工业革命之前,每1000年人类的生产能力才增长一倍;而在工业革命以后,生产能力则加速翻番。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它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1851年,英国在伦敦市中心举办世界博览会,为此专门修建了一个“水晶宫”,长560多米,高20多米,全部用玻璃钢架搭成,占地37000多平方米,造价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家英国厂商的产品和大约同样数目的外国商家展品。英国商家几乎全都陈列工业品,外国商家则几乎全都陈列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展览厅一进门,迎面一块巨大的重24吨的整体煤块,象征着工业的巨大力量,庞大的汽锤、运行的机车,无不显示着工业的雄伟命脉。博览会向全世界宣告英国已进入工业时代,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英国只占地球上陆地面积的0.2%,人口在当时只有1000多万,远比欧洲其他国家少得多。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在100多年时间里能够领先于世界,完全得益于它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

美国32的情况大家都比较熟悉,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却后来居上走在世界前列。美国靠什么?美国靠创新文化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恩格斯1888年去美国考察时曾写过一篇名为《美国旅行印象》的文章。他在文中说:“我们通常都以为,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这个新世界是由现代的人们根据现代的、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在处女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美国人也总是竭力使我们相信这种看法。他们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是迟疑的、带有各种陈腐偏见的、害怕一切新事物的不切实际的人;而他们这个前进最快的民族,对于每一个新的改进方案,会纯粹从它的实际利益出发马上进行试验,这个方案一旦被认为是好的,差不多第二天就会立即付诸实行。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该是实际的,因此,一切都跟我们不同。”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崛起,是建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以汽车、飞机及电的发明及使用为标志;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爆发的冷战,为美国制造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全球市场,财富源源不断地从欧洲流入美国,使其成为全球新的财富和权力中心。“二战”结束时,1945年美国的GDP已是英国的10倍,其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占当时世界总量(约330亿美元)的2/3,奠定了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2011年2月4日,白宫再次发表《美国创新战略报告》,具体阐述此前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战略目标,即赢得未来,保持美国在创新能力、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竞争力。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创新要素、激励创新创业、催生重大突破等几个层面。这也是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为确保其国家经济增长和繁荣所作出的最新政策安排。美国这个举措,是由于过去10年中美国的创新能力大幅下降,创新的指标(包括企业和政府研发经费增长数据,科技领域学位和科技人员数量,风险资本的投入以及成立新公司数量)在全球创新竞争力排名中有所后退。这份文件明确地把“创新”界定为“个人和组织机构产生新的想法并将它们付诸实践的过程”,并且从美国的历史发展阐明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一个新的想法只是一个起点,因为我们的市场体系通过其竞争压力而致力于验证这些想法,并将其中最出色的想法进行传播。创新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将一个发明成功付诸实践并广泛传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供货方提供利润,从而造福于发明实施方和消费者。”也就是说,创新是新的想法的商业化。概括地说,美国的创新战略,强调抓创新的三个基本要素:培养掌握21世纪技能的下一代人,创造世界一流素质的劳动力;加强和扩展美国在基础研究中的领先地位;建立高速铁路网络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等引领21世纪的基础设施;同时强调,推动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而政府的推动作用则表现为制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和创新的法规政策,并且提出在能源、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空间技术、医疗保健和教育五方面的突破重点。这样从抓基本要素直到商品化的全过程创新战略,其目标是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将带来更丰厚的收益,更好的就业机会,并且改善所有美国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