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节: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4)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作者:李洪峰


美国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持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文化,从根本上得益于美国扎实而强大的教育保障。刘绪贻、杨生茂在《美国通史》中写道,虽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教育实现机会平等难以取得成功,但战后教育保障在美国取得的进展,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超越了物质保障的范围,进入教育和职业再培训的领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革命影响的日益扩大,教育保障对于劳动力的再生产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战后,美国教育保障迅速发展,25岁及以上居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从1940年的8.6年,提高到1979年的12.5年;穷人、黑人和妇女的入学条件,均有显著改善。不仅如此,美国政府和私人企业还大大加强了职业教育和培训。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以实现机会平等为口号的教育改革虽失去势头,但教育保障仍在发展之中。特别是由于结构性失业日益加剧,使美国更有加强教育保障的迫切需求。在这种形势之下,美国的教育保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首先,职业培训异军突起,成为美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成人和继续教育保障协会负责人统计,1982年美国参加培训学习的成年人就已经达到2100万之多。在今天的美国,只有不断接受职业培训,才能获得比较完全的教育保障。其次,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这两种不同教育形式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正在加速进行。再次,由于美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对蓝领工人和一般雇员的需求量则相对下降,美国的职业培训和教育逐渐向高教化的方向发展。1981年,在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职业教育的成年人为1200万,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800万。许多新建的高等教育培训机构还获得学士或硕士授予权。另外,美国的教育保障还出现多样化的局面。高等教育机构除传统的综合大学、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外,还有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开放大学、函授大学、老年大学、终身大学、技术学院等等,可谓花样翻新、琳琅满目。总之,美国的教育保障无论在深度上、广度上都在继续向前发展。尽管教育保障并不能解决美国教育家梦想解决的机会平等问题,但对美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缓和,确实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意大利3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布?布克哈特34,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曾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中世纪时,人们无论观察世界还是认识自己,都被一层宗教信仰、无根据的幻想和成见的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首先撕去纱幕,认识世界和自己,从而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去促使他们创造奇迹。但丁35这样的诗人在经院哲学笼罩下的欧洲决不可能出现。在15、16世纪,有许多人把个性发展到最高的限度,加上但丁自己坚强的性格,和当时现实生活的需要,遂成为许多方面有成就的天才人物。粉碎了中世纪的枷锁之后,意大利人不但发现了世界,还发现了自己。文艺复兴更重要的成就是对人性的发现。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果实是在意大利成熟的。

16世纪的盛期文艺复兴以其璀璨夺目的成就不仅在意大利历史上空前绝后,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这时的意大利产生了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艺术大师:达?芬奇36、米开朗琪罗37和拉斐尔38,以及被西方尊为“政治学之父”的马基雅维利39,马基雅维利不仅建立了近代意大利的政治学,在史学、文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这四位盛期文艺复兴的伟大代表,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都是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

朱龙华在其著作《意大利文化》中详细介绍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三位艺术大师。达?芬奇在进入16世纪时已快有50岁了,他是真正走在时代前面的人。他不仅是在15世纪即取得16世纪的成就,而且他的某些科学想法和技术设计直通今天,不少是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才付诸实践的。他不只在科技方面无所不包,在艺术方面更是空前绝后,他完成的绘画作品为数不多,可是每一幅都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水平,《蒙娜丽莎》一画甚至被誉为世界绘画中最著名的杰作。这一切已使他在文化史上具有别人绝对无法相比的地位,但更难得的是他实现了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那是只有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才能产生的奇迹。他强调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认为只有实验证实的科学知识才属可靠,这种彻底的、近代的科学观为他的一切科研活动打下了新时代的烙印。由此出发,他对物理、力学、光学、化学以及解剖、生理、地质、植物、动物、天文、数学等几乎当时所有处于萌芽状态的自然科学的学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展开实际的考察和研究。作为建筑师和技术专家,他的技术设计更为广泛,从城堡桥梁到水陆军械,从灌溉工程到庆典设置,各种能工巧匠秘不示人的绝活他都能用科学的图解加以分析和改进,同时他也开始设计那些直接通向近现代的机械:起重机、纺织机、木轨轮车、冲床机床、齿轮螺旋等,其中最引人遐想的是他研究的飞行器、潜水艇、降落伞、自行车、机器人等,他超前的眼光已看到几百年后的发明了。他的科研使绘画独具慧眼,他在人体解剖方面实践之多、观察之精、论述之详,在当时都是创纪录的,但这种创纪录不仅表明他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使他绘画的人物形象塑造奠定在最高度的科学水平上,《蒙娜丽莎》中的仕女绝非一般的笔墨油彩,而是洞悉生命之妙的小宇宙,无处不显示出极度的精确和无比的生动。同样,达?芬奇山川林木森罗万象的自然界也是通过矿物、地质、动植物乃至古生物等学科的了解而使它成为在永恒运动中的大宇宙,细部的切实结合着哲理的幽深,从流水行云到岩层地貌都蕴含着沧桑巨变的玄机,所以这大宇宙也无处不有其气韵。达?芬奇的艺术实践正是凭科学的翅膀而翱翔于盛期文艺复兴的太空,但是彻底的钻研精神也使他认识到科学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要超越自然还得加上自己的创造,因此这位最重视也最善于掌握科学的精确表现的大师同时却强调含蓄和灵活是艺术的生命,形似之上压倒一切的是神似,所以他的绘画最迷人之处是气韵的微妙和意境的缥缈,《蒙娜丽莎》的千言万语都含于一丝微笑中,而那永难猜透的微笑之妙就在笑与非笑之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