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尽江南蟹正肥

老滋味 作者:周简段


“秋尽江南蟹正肥”。忆往昔,每当此际,素有“蟹王”美称的太湖和阳澄湖螃蟹,整批运到南京。各大酒家无不以阳澄湖大蟹相号召,往往高朋满座,把酒持蟹,咏诗唱和。此时的螃蟹,正如曹雪芹借林黛玉赋诗所形容的那样:“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味道极其鲜美。无怪乎唐人卢纯要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第一”了。

中国人吃蟹历史悠久。据传晋代有名叫毕茂世的小吏,常常右手持蟹,左手执壶,一边吃喝一边说:“此足够我餍一生了。”记得当年京师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即是位出名的食蟹家,他每年深秋必南下一次,目的地是南京和苏州,目的是食蟹,此公食蟹不用姜醋,不执酒壶,蘸点酱油便大啖大嚼。这一点连素以”李百蟹”号称的著名清道人李瑞清也甘拜下风。施大夫还有渊博的蟹学,他把名地出产的蟹分为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沟蟹及海蟹六等。每等还分为二级,如湖蟹以阳澄湖、嘉兴湖为一级,邵伯湖、高邮湖为二级;江蟹以芜湖一级,九江二级。他还戏将这些无肠公子由于出身不同,冠以官场名称:一等湖蟹为特任官,二等为简任官,三等荐任官,四等委任官……等而下之便是芝麻绿豆官了。当年在南京的各界名流几乎无不爱蟹;名教授黄季刚、胡小石等,嗜蟹如命。有一年黄氏在南京中了航空彩券,高兴之余,携家人登酒楼吃蟹,不意所食过量,归后染疾,不幸病逝,造成因嗜丧命的悲剧。

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咏蟹诗。如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咏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把蟹,酒、诗溶为一体了。宋代苏东坡亦写道:“可笑吴兴饶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圆”,传神地描绘了吃蟹的乐趣。《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在大观园中食餐咏蟹,不仅托物寄情,而且逼真地描绘了螃蟹的形态,道出了吃蟹的最好季节和方法。

“蟹肥菊花香”,当年南京各大酒家还以丰富多彩的菊花蟹宴而招徕食客。如清蒸大蟹、味透醉蟹、异香蟹卷、嫩姜蟹钳、蛋衣蟹肉、鸳鸯蟹玉、菊花蟹斗、香烤菊蟹、仙桃蟹黄、锅贴蟹贝、口洁蟹圆、爆炒蟹虾、黄金蟹羹、蟹黄鱼唇、蟹黄鱼翅、蟹黄菜心、四喜蟹饺等,洋洋洒洒,令人垂涎。除了这些蟹菜外,还有一道“芙蓉蟹”的名菜,它是用完整剥下的大蟹制成。相传清乾嘉间,秦淮有家酒肆的朱二娘长得如花似玉,有一手剥蟹绝技,能完其全身不碎,芙蓉蟹之名由此而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