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酱菜老店六必居

老滋味 作者:周简段


北京有一类专门经营油、盐、酱、醋的店铺,称为酱园,俗称油盐店。酱园亦有不同风味,分别来自河北保定府、北京本地和江南一带的技师及其制作的风味为准.分为三类:老酱园、京酱园和南酱园。在北京老酱园居多,其声誉昭著者凡七

家――前门外粮食店六必居酱园,天章酱园,西单天源酱园,东四天源酱园东号,西四天义酱园,地安门大街宝瑞酱园,以及开业最晚的王府井天义成酱园。其中历史久长、品种优良、名高誉重的是开设在前门外粮食店街的六必居酱菜园。

传说有人站在日本的海岛上能看到北京的“六必居”三个大字。此说当然不实,却反映了六必居声誉之大。一九三六年,六必居酱菜园曾参加过在青岛举办的一次博览会,当时会发表声明称:“本园开业在前明中季,迄今已五百们余年,有严嵩未揽权以先,法书匾额为证,足资可考。”

六必居的前身是一家小酒店,系山西省临汾一个姓赵的掌柜开设的。明朝嘉靖九年(153O年)开始经营酱菜园。严嵩(1840―1567年)是一个专横跋扈,臭名昭著的奸臣,在他未发迹之前,却是一个好酒文人,在小酒店喝酒题字也是常事,后来书法家曾对照严嵩在朝的墨迹考究过六必居的匾额,断定确实是严嵩的笔体,如今原匾仍高悬于店门之上。

关于“六必居”的含意也众说不一,有说它原叫“六心居”,是由六个人合夥经营的,后因有人说六个心眼做不好生意,故改为“六必居”。实际上“六必”是赵掌柜根据老家临汾酿制名酒(著名的汾酒)六项必须做到的要求,应用到制作酱菜业务上来,故称为“六必居”酱菜园。所谓“六必”就是:一是栗稻必齐(酿酒用各种粮食品种必须齐全),二是蛐孽必实(蛐酒用的蛐子必须无假),三是湛之必洁(用具器皿必须清洁卫生),四是陶瓷必莨(酒罐子必须良好),五是火候必得(必须掌握好火候),六是水泉必香(必须用水质好的泉水)。酿酒与制酱和酱菜有不少共同处,六必居酱菜园按照酿制好酒的要求,”应用于酱和酱菜的制作上,不愧是经营有方。六必居酱菜,食后赞不绝口。六必居经销自制的酱菜,丰富多彩且色香味俱佳,尤以甜蜜八宝瓜、甜酱黑菜、甜酱八宝菜、甜酱黄瓜、甜酱甘露、甜酱白菜、甜酱瓜、白糖蒜、杂香菜、小酱萝卜、佛手吃瘩、稀黄酱、铺林酱油等博统酱制品和酿造品最为脍炙人口,行销全国。这些传统产品色泽鲜亮、酱味浓郁、脆嫩清香、咸甜适度且按不同产地诜料,故在清代被列为宫廷御用品,由朝廷赏赐红缨帽和黄马褂,作为进宫送货的服饰与标志。民国二十四年,六必居之酱菜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荣获优等奖。其后又赴日本名古屋参展,以特制罐头酱菜及干黄酱、铺林酱油等展品嬴得好评。一九四五年秋,蒋介石飞抵北平,旋在中南海设宴,点名要六必居酱菜,食后赞不绝口。传作义、温寿泉、侯少白等军界要人亦曾令六必居送酱菜至其私邸。

六必居自创业以来一向不用“三爷”――即少爷、姑爷、舅爷,以免其不听使唤而影响全局――此其成功之道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