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净其意可至诚(3)

《大学》之道:致圣领导力 作者:钱林涌


 

现在的安进公司已经逐渐发展壮大,每年收入增长率都超过25%,从只生产两种药品的小公司发展到以创新为企业文化的大型企业。凯文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很多。他说:“在MCI的那段经历也并非坏事,它充实了我的经历,我知道在一家真正充满竞争力的公司可以做什么,对进取精神和创新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凯文认为,只有真正喜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在工作中迸发出热情,从而达到事业的顶峰,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

一次失败并不可怕,陷入低谷也没必要一蹶不振,关键是善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不断改进,拨正指针,让自己慢慢回到正常轨道。相信命运不会亏待每一个真诚的领导者。

“诚于中,形于外”

曾子在“慎独”之前还有这样的论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这就是说当一些人无事可做的时候,会心神不宁,从而做出一些不善的事情,但是当他们看见君子时,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掩其不善”,试图做一些事来遮掉污点,但这只是一种自欺,谁也不笨,做的坏事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很容易被发现。只有发自内心的明净坦诚,才会在外人面前真正表现出“诚意”。

曾子接下来说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会被外人知晓,所以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为人处世,不要以为没人看到就是没人知道了,外界环境时刻存在着,会监视着你的举动,发挥着作用。如果对于一个人自身来说,关键还是要从自我品德提升做起,“富润屋,德润身”,好的品德就像财富一样,可以由内而外散发道德光辉。

虽然大家都知道应该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但要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定难度,道德修养的建立要从日常小事、日常行为做起,才能逐渐登堂入室。卫武公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卫武公的王位并非正常途径得来的,而是杀兄篡位。不过,他逐渐认知到年少时的鲁莽与罪恶,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善于纳谏,礼贤下士,后来又拥护周王,带兵击退戎狄,入周朝为官。卫武公以高尚的品德,以功业得到了朝廷的重用,成为百官敬服的名臣。

为了详细说明如何达到“诚意”、“毋自欺”的境界,曾子又用了《尚书》中三篇文章中的三句话来做具体说明。第一句是“克明德”。这句话来自《周书·康诰》,是周成王讨伐管叔、代叔后,封康叔来治理殷商遗民时所说。第二句话是“顾諟天之明命”。这句话出自《商书·太甲》,记载了伊尹将太甲流放至桐,太甲在流放过程中不断修养,实现自我完善,于是后来又被伊尹接回复位。这句话的原意是教诲太甲应该反思父亲的成功,只有不断提升自我道德才能让皇位持续下去。第三句“克明峻德”,是《虞书·尧典》记载尧帝的品德。尧帝可以自我约束,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曾子对这三句话的总结同样耐人寻味:“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个“无所不用其极”是褒义词,与现在常用的含义出入很大。指的是“君子时刻都在自我反省,不断改正错误,让自己道德水平臻于至境”,是一种彻底地改头换面,自净其意。一代君王,就是要根据百姓需要及时改革,让政策真正服务于民,让人民生活可以真正富裕满足。而一个企业领导者,就是要及时反省自身,让做出的决策惠及员工。我国殷商时期的周文王便是道德水平至高无上的一个典范。文王自己被囚禁于朝歌,忍受纣王的虐待,但一直恪守君王之道,忍辱负重,保证了属地百姓生活的平安。“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诚意”的真正要求,作为一位领导者,要对下属抱有仁爱之心,与别人交往时应有诚信之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