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下之平难也(4)

《大学》之道:致圣领导力 作者:钱林涌


 

德、财之辨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这段话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曾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同样知道财富的重要作用。

曾子认为只有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才算真正拥有国家,否则即使拥有位置但是失去民心,这个位置也不可能长久拥有。德是君子最关注的事情,有了美好的品德,才有百姓的支持,有了百姓的支持才会聚集土地,有土地才会产生财富,有财富才会让政权更稳定,从而应用至社会各方面。曾子尤其强调品德是根本,财富是末枝。道德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树根,起着固定性的作用,财富是枝叶起装饰作用。如果一个领导者本末倒置,将财富作为最终追求而忽略了道德修养,必然会导致财物纷争,会有人与之抢夺财富。曾子最后总结道:“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领导者要懂得藏富于民,这样才会聚拢民心。如果只敛财而不问民生疾苦必然导致民心离散,这也是评价一个人,一个领导者、帝王、国家领袖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和根本经验。

对于言论和财货的相对应关系,曾子也做了梳理:“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语言是一个人感情的表达工具,一个人既有可能口吐莲花,用美好的语言感动他人,也有可能祸从口出。如果是肩负着国家命运的领导人的言语就更重要了,他的无心之言很可能让整个国家遭到灭顶之灾。商朝末年周文王父子和纣王的语言可以很好地说明“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的道理。周文王临终前对武王叮嘱道:“见善勿怠,时至勿疑,去非勿处。此三者,道之所以止也。”周武王再拜受教。周文王去世十二年后,“是时诸侯皆畔殷归周,不期而会盟(孟)津者八百。皆曰:村可伐矣。王(周武王)曰:汝未知天命,未可也。乃引师还”。当别人将这一情况告知纣王时,纣王却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以为自己王位是上天赐予,安稳无疑。纣王这种自大的心态,让他的军队在后来的牧野之战中一败涂地,500年的殷商王朝覆灭在他手中。他之前的话对他是一种绝妙的讽刺,也让他成为后世的笑柄。领导者的语言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不可以太自满太自负,否则事情会向着相反方向进行,“悖而入”。

“言悖入悖出”即可过渡到“货悖入悖出”的道理了。“货”在这里等同于财富,相当于“利”,后世多少帝王将相实际上是将天下黎民当做一种货物在争夺,不过是为了充盈私囊,取得财富和权位,并非是想用自己的力量让百姓生活得更好。以这种目的抢夺来的天下,不可能长久,历史上很多短命王朝的覆灭就说明了这一点。

平天下之大要

曾子接下来论述“平天下”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政在人”,并引用《尚书·康诰》“惟命不于常”,点出执政者为政的核心。他赞同《楚书》中的话:“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将“善”、“仁”这两个基本道德修养提至为政的高度。曾子同样认为领导者不仅自己品德要高尚,同时也要善于用人,不拘一格提拔贤才为国效力。秦穆公不在意百里奚的奴隶身份,重用提拔,充分发挥其才智,为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做出了贡献。

曾子总结道: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一代君主,只有会爱人,仁以待民,选拔贤才,用忠信的品德得到天下,自高自大的人绝对不会长久占有天下的使用权。

曾子在《大学》一书的结尾,总结了藏富于民的重要性: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曾子认为国家领导者一方面应该注重国家财富的创造,让人民富裕,同时也要保证财富获得合理合法性,在“义”的基础上获得。同时也指出一个国家富强的标志是人民的富强程度,统治者应该将财富用于百姓生活的提高,而非自己私有财富的积累,藏富于民而非与民争利。国家的真正财富在于“义”,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来讲,群众,财富,权力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组织,没有经济基础不可能让一个国家组织强大。只有经济壮大,才能拥有稳固的政权、民众的支持。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于美德,最终目的也是通过权力以及自身魅力将美好品德散发出去。

在结尾用《易经·系辞传》对“义利之辨”作一总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