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节: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4)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作者:诸总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2006年7月,他结婚一周年的时候,由于业绩下滑,他所在的公司计划裁员1/3。对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来说,36岁这个年龄已经太大了,而一心做技术的他又不善交际,没有多少人脉关系,因此很难进入管理层。即使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刻苦,但还是被列入了裁员名单。36岁的他再也找不到一个同等待遇的工作,即使降低了待遇要求,也没有公司愿意聘用一个快四十岁的程序员。面对眼前的困境,他的妻子不但没有安慰和鼓励他,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还常常对他冷言冷语、讽刺辱骂,甚至提出离婚。他也曾考虑卖掉房子,但此时上海房价已经下跌,他的房子只值每平方米9000元了,如果现在卖掉就等于白白亏了几十万元,而且妻子也强烈反对他卖房。一连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的他再也还不起每月7000元的贷款,妻子更是理直气壮要离婚,而且常常很晚才回家。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终于选择了轻生。

不仅是大学生和白领们面临失业的压力,就连以往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的归国留学生也同样感到了就业的庞大压力。据统计,2007年,中国有35%以上的归国留学生存在就业难题,40%的海归族计划重新选择职业。在海归族中,只有57.5%的人能在归国半年内找到工作,而求职无门的也大有人在。

第三次失业潮所带来的高学历失业群体已经大批出现,一些小范围调查发现,在我国一些中等城市,新失业群体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构成的“老失业群体”。

2008年,我国经济下滑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房地产、电力、券商、能源、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已出现了较明显的降薪裁员现象。

在国内的7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有16家下调了“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重庆市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华宇集团近期开始大幅裁员,裁员规模高达10%—20%。一些房地产经纪公司也卷入了裁员风暴,有的公司裁员幅度甚至高达40%,涉及行政、后勤、工程及技术等部门的人员。

迫于成本上升的经营压力,部分电力企业今年也开始降薪。在我国目前46家上市的电力企业中,有10家电力企业的薪金出现下降。其中,豫能控股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2007年同期大幅减少了九成多,但公司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88872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23.74%。如果按照豫能控股2007年的员工人数1159人来计算,员工半年平均工资只有1216元,平均每月才200多元。

今年上半年,机械制造企业也开始压缩人力成本。在276家上市机械制造企业中,有38家企业的薪金开始下调,其中有几家公司的下降比率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了77%。

出口大幅下降、国内需求不畅的纺织服装业今年更是内外交困。为了压缩经营成本,众多纺织企业选择了降薪、裁员,降薪幅度远超其他行业。在沪深两市80家纺织企业中,有30家“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员工工资下降的企业占纺织企业的比重为37.5%。

专家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以下六种人将面临很大的失业危机:

1.没有一技之长

在科学与技术日益专门化的今天,对人的专业才能要求越来越高。当企业效益不佳,需要裁员时,无一技之长者往往是第一波失业者。

2.缺乏团队精神

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才能达成,不善沟通,没有团队精神的人只能被团体抛弃。

3.顽固不化

白领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调整心态,随时根据社会环境调整自己的定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的人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4.循规蹈矩

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用人单位的最爱,没有人喜欢不说不动,说一句动一下的人。

5.只说不做

本事都在嘴上,时刻指点江山的人同“少说多做”的实干家竞争,结果可想而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