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节:第六章 狂奔的列车,你能否挤上一席之地(5)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作者:诸总


6.效率低下

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人往往因他们默默无闻、忠实可靠的优点而获得上司的赏识,但是在目前高节奏、高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慢吞吞的他们必将被席卷而来的失业浪潮吞没。

那么,什么人属于“下流社会”的一分子呢?据称,“下流社会”成员有19项显著特征,如果你符合其中10条以上的,即可视为已沦入“下流社会”,而符合其中4至10条的人,则不同程度具有“下流”的危险。

(1)月收入总比城市平均水平低1000元。

(2)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

(3)只想待在家里,不想外出工作。

(4)五年内不知道结婚为何物。

(5)对房产广告、汽车广告不感兴趣。

(6)觉得买衣服花费越来越多,看见打折又心痒难耐。

(7)觉得减肥药和化妆品都是骗人的,越来越不爱照镜子。

(8)对国家大事不感冒,偶尔会觉得这个社会道德下滑。

(9)每天最大的乐趣渐渐变成看着短信傻笑。

(10)对理想主义嗤之以鼻,觉得热情的人很傻。

(11)不要想得太多,要及时行乐,“随心所欲”。

(12)觉得活出自己没什么不好。

(13)嫌麻烦、懒得出门、不修边幅。

(14)喜欢独处,生性朴实、不显眼、不出众。

(15)觉得流行就是展现自我风格。

(16)觉得吃东西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常吃零食与快餐。

(17)未婚(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

(18)没有什么具体的人生计划。

(19)讨厌和别人比较,觉得成功人士都很变态。

很多原本以为自己还不错的人,做完这个测试却发现自己已然徘徊在“中流”与“下流”之间,因而产生一定的焦虑,而年龄超过30岁,又发现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在向着自己预期的目标前进的人,这种焦虑感则更是严重。

2008年,中国有559万人将从高校毕业,达到历史最高数字,而在去年毕业的496万人中,尚有将近100万还未找到工作。庞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便已失去了热情和憧憬。他们不愿迎接挑战,只想过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中流意识日渐萎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代表着新一代知识阶层,他们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希望这些青年人不应被一时的困难所难倒,只有知难而不惧难,才会走入社会的中坚阶层,成为托起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