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节:你可以靠自己打败抑郁(6)

跟抑郁者聊天 作者:刘志鹏


在墨西哥,有一位老人被检查出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世。然而,当他的儿子儿媳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双双身亡,他的病突然好了。按照常理,在遭受精神打击后,老人的病情应该是恶化。事实上老人有了新的生活目标:他必须抚养无依无靠的孙子。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精神呼唤最终使他战胜了病魔。

人为什么要有生活目标呢?显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了不虚度此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不然不就白白为人一场吗?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简洁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些生活的本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傻瓜都不多,大多数人的智力其实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的是: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马与驴子,当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1932年,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沃尔夫听完众多生活没有目标的人诉苦之后,用这样一段话总结了他的幸福哲学:"如果你观察一个幸福人的生活,你会发现他或在造一艘小船,或在谱一曲交响乐,或在悉心教育自己的孩子,或在花园中照看美丽的花,或在戈壁滩上耐心寻找恐龙蛋。" 生活有目标的人比那些没有确切目标和梦想的人要幸福得多。找到一个幸福的人,你就会看到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工程。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目标呢?

拿出几张空白的纸或者打开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在纸的顶部或者文档的顶部写上:"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