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节:第四章 空有一身蛮力(2)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作者:张静宇


实际上,像查尔斯这样的领导方式,根本无法带动并且推动公司的发展,无法争取年度计划的实现。

终于有一天,查尔斯终于明白了授权的重要性。他把各级部门的职责交代清楚之后,从此便把所有的下属都“拒之门外”,除了重大的决策他来拿主意外,其他一概不管,办公室里,他把所有无意义的文件也都给丢进了垃圾桶。他告诉下属们要学会自己做决定,不要总来烦自己。他还吩咐秘书,下面所递交上来的报告必须要先筛选一下,然后才能上交到他这,而且每天不能超过十份。

开始时,查尔斯秘书和下属们都不适应这种模式。奉命行事惯了,突然之间要自己拿主意,有时会感到不知所措。不过没用多长时间,这种情况渐渐淡化了,公司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查尔斯现在终于真正体会到“富闲人”的清闲了,原来经理并不是诸事包揽的老妈子。

高效能的秘诀之一是授权,将工作交给别人做,使实际操作者变成了管理者,从自己动手变成了控制其他人的活动。而且同时还可以将手下员工培养成对公司有用的人才。有了这些人才,企业的发展就会如虎添翼,取得更大的成功。

合理的授权不但能使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上来,而且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可惜一般人多吝于授权,总觉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时省事。其实,如果授权成功,所得到的成效远远超过自己亲力亲为所得到的功效多,高薪的“穷忙族”摆脱“穷忙”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

错把固执当坚持

你也许抱怨生活平淡如水。但你却不知,正是这平淡的生活中才蕴藏了许多智慧。这智慧不是你看书能够想出来的,而是生活实实在在教你的。可是很多“穷忙族”却不懂得灵活变通,总是“一条道跑到黑”,错把固执当成了坚持。

人的思维是跳跃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生活中学点适时变通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虽然坚持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良好品性,但在有些事情上,过度的坚持,就会变成一种盲目、一种教条。

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执著,但执著不是固执。执著的目的比较明确,固执则比较盲目。做人不能太固执,一定要学会灵活变通。善于灵活变通者,将对手也能变为朋友,这就等于为自己的未来添了一条路。因此,那些固执的“穷忙族”,不要总是“一根筋”扯不断,不要抓住一点不放,除非你想继续“穷忙”。做事时考虑事情要全面,不能把事做得太绝。就像一个善于棋道的棋手一样,当你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

商鞅当初打算在秦国实行新法,为了证明他说话算话,便在国都咸阳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说,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便赏他十金,事小而赏重,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谁也没有干。商鞅又宣布:“能搬到北门去的,赏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中年汉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搬了过去,商鞅立即给了他五十金。自此商鞅取得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然后他便颁布了变法的命令。

但是新法在最初执行时并不那么顺利。反对者数以千计,尤其是高官显贵们,就连太子也不以为然,一再犯法。商鞅于是决定拿太子开刀,坚持要把太子绳之以法。当时有人劝说他不要得罪太子,可是他却说:“变法的法令之所以不能贯彻执行,是由于上层有人故意反抗。”但太子终究是国君的接班人,是不能施刑的,于是商鞅便拿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当替罪羊,被割掉了鼻子。当时商鞅深得秦孝公的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无可奈何。

商鞅变法果然收到了成效,仅仅十几年的时间,便使秦国的国力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

可是,正当秦国兴盛之时,秦孝公死了,太子秦惠文王继位,商鞅一下子便失去了靠山。惠文王一上台,他的老师——那个被割掉了鼻子的公子虔便出面告发,说商鞅想要谋反,惠文王下了逮捕令,商鞅匆匆忙忙逃离咸阳,当他来到潼关附近想要投宿时,旅店的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拒绝收留他,说道:“根据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是要进监狱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