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节:第四章 空有一身蛮力(3)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作者:张静宇


商鞅这才知道什么是作法自毙,不久被车裂,家人也被灭族。

作为一个改革家,商鞅在政治上是成功者,秦国因其新法而强大。但他做人却缺少变通,以至于最终丢了性命。

生活中有许多棘手的事情,有时候会让人找不到一点头绪,因而会出现“穷忙”的现象,但是要相信一句话,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是要及时转变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有时候只要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就能把看来棘手的事情圆满解决。

曲子是同一个,在于你怎么弹!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韩信井陉之战,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都大获全胜。但是诸葛亮派马谡去镇守军事重地街亭,马谡也学置之死地,结果就真死了。成也兵书,败也兵书!所以说,关键是灵活变通。

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常常以过去的成败来看将来的机会。但是,经验常常限制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看不到新东西,创造不出新方法。

作为“穷忙族”更是这样,如果你总是依赖经验,你就耽误了你自己。所以,不要总固执地因循守旧,要敢于变换过去的做法。

现实生活中,不管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灵活应变。此招不行,赶快换招,否则即使你忙得断了气,恐怕也难达到目的。

灵活变通是改变“穷忙”命运的根本,也是一种大智慧。善于变通者一生顺达,不会变通者只能四处碰壁。遇到问题时,不要顽固执著地对待,必须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当外界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掌握多变局势,灵活应付变化,这样方可与时俱进,取得成功。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古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真心话说的时候不一定好听,但对你却很有帮助。可是道理往往都是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人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总喜欢一意孤行,结果走进了“穷忙”的生活。

世界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说:“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他说的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加以采纳;如果他说的没道理,你装作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的确,一个人的知识、见识、眼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记忆,常常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不听取他人的建议往往会酿成大错。

近些年的炒股风越刮越猛,有些“穷忙族”就迷上“它”,并深深地“爱上了它”,不听任何亲戚朋友的劝告,茶不思,饭不想,惟独爱它一个。可悲的是,这些“穷忙族”的份额少,只能充当散户的角色,别说掌管股市的何去何从,就是股市风吹到他们面前,他们也分不清方向,也测不出风力。只是把自己仅有的金钱掷向空中,使之成为股市浪潮中的一叶扁舟,或随风而去,或永沉海底,总之没了踪影,“穷忙族”空了钱袋,变得更穷。

还有一位做百货生意的小老板,认为自己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想转行搞网络服务。他手下的一位主管劝他说,现在网络服务这一行已经人满为患,一些实力很强的公司都觉得生存艰难,我们没有经验,贸然投资,未必有利。小老板说:“没有经验怕什么?我刚做百货,也没经验,还不是做下来了?”他执意转行,结果因竞争力不行,一年下来,几乎赔光本钱。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还有句话“三步之内,必有芳草”。讲的都是在强调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但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等同于一味地盲从,也不等同于不加选择地听取,更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如《论语》中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代的魏征是有名谏臣,有时甚至敢于触犯龙颜敢冒死直谏。惹得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扬言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听后十分着急。于是长孙皇后便规劝李世民。她说:“自古以来主贤臣直,只有君主贤明,当臣子的才敢直抒胸臆、有话就讲。今魏征敢于直言劝谏,全赖圣上贤明。”李世民闻后龙颜大悦,打消了杀魏征的念头。而且后来他竟然敞开门庭,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因而成为历史上一代有名的开明君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