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节:第六章 太把自己当回事(1)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作者:张静宇


所以,人应该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也要有自己坚守的道德底线。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了。当我们做事之前已经臆想到某种后果,而一旦出现这种后果时,你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措手不及。如果我们一味地盲从别人的立场,但要是你遇到的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那么他必定不会理解你的想法。况且人多嘴杂,不光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因此,“穷忙族”有时间多看看书,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扩展自己的经验与阅历,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比什么都重要。

第六章 太把自己当回事

世界上看起来最简单,做起来最困难的事就是——注意自己,了解自己。没有人比自己更认识自己,也没有人比自己更不认识自己。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你可以成就自己,也可以毁掉自己。

沉溺于自我

前面讲过,“穷忙族”以“80后”为主,所以“80后”的某些个性缺点也成了“穷忙”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沉溺于“自我主义”。

由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让大量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得到百般呵护,由此,也铸就了“80后”一代人的一种总体性格特征,那就是沉溺于自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我主义”。这种性格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对于进行一些富有创意或艺术性的工作,这种性格比较适合,但要在讲求协作和团队精神的现代化公司里生存和开展自己的工作时,这种性格往往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进入职场后,很多自我主义者都沦为了“穷忙族”。

沉溺于自我的人一般表现为,任何事都喜欢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从别人或公司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大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架势,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把自己陷入绝境,陷入腹背受窘的工作状态之中,进而走上“穷忙”之路。

潘剑的工作经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潘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从事广告文案工作。广告文案这种工作并非光文笔优秀就能干好,因为还须把一些商业创意和策略也融会其中才行。可是,潘剑却总是沉溺于自我,认为自己了不起,文笔又好,又懂得广告文案的常识,因此,在工作时,他从不和同事一同协商,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想去写作文案,有的同事提醒他应该学会善于与客户和负责广告运作的同事多沟通,或者去请教一下经验丰富的文案总监。但潘剑对同事的好心劝告置若罔闻,虽然表面上嘴上答应了,实际工作时却并不按照同事说的去做,依然我行我素。结果,他工作这一个月之中所做的广告文案全军覆没,统统被客户给否定掉了。公司的很多领导和同事也一致认为他过于傲慢自负,沉溺于自我,于是老板便解雇了他。潘剑的例子值得某些“穷忙族”思索和反省。

当然,要想纠正沉溺于自我倾向,就要学会与自己较劲并不断反省自己的过错和问题。同时,也要尝试或者尽量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学会揣摩别人的心思,并使自己工作上的思想和行为与其协调一致。

为了做成、做好事情,要强迫自己改变,而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去埋怨别人、指责别人,把自己开脱出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让那些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首先改变自己。”

蒙牛集团也有一个标语: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同时,蒙牛还流传着这样的话: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改变以自我为中心,就是一个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使自己由“小人”向君子转变的过程。完成了这个转变过程,人就成熟了,就会很从容,在和别人的合作过程中,都会游刃有余。

随着“自我主义”倾向改变,世界好像也在做出改变来回应你,你与同事或者上司在工作中的想法也会越来越协调,并最终使得你在工作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职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