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5.细胞营养不均,引发“缺乏症”和“富贵病”

空腹健康革命 作者:田晶


5.细胞营养不均,引发“缺乏症”和“富贵病”

美国现代化学的奠基人,历史上唯一曾两度问鼎诺贝尔奖的科学巨匠——莱纳斯?鲍林创立了正子医学(也称细胞分子矫正学)。他认为当正常细胞经常缺乏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时,就容易患病。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人就容易患感冒和癌症;不饱和脂肪酸缺乏,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干眼病等。该理论还认为:当病变的细胞能获得均衡的营养素时,病变的细胞可以逐步恢复正常。

关于营养不均会致病,古人早就意识到了。我国唐代医生孙思邈指出:不吃杂食,单吃白米,得脚气病(或叫维生素B缺乏症)。但是营养过度也不好,它的后果绝不仅仅是肥胖。我国有句俗话叫“千金难买老来瘦”,《黄帝内经?素问》中即将食物分为四大类:养、助、益、充。还提出了“饮食有节”,“饮食以时,饥饱得中”等认识。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所有的疾病都源于不平衡,在身体的平衡体系中,营养平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自古“民以食为天”,人体是靠食物所分解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的,因此疾病的发生,几乎都或多或少地与营养失衡有关。

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陈超刚指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属于营养不良,长期下去都会引发代谢综合征。营养过剩往往比营养缺乏更糟糕,凡事“过犹不及”,而且,你体内某一种物质过剩,必然意味着其他物质摄入不足。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的人越来越多。据“中国2000年营养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30%,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已占死亡原因的七成以上,因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以及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在16~64岁的人群中的发生率已超过一半。

现代营养学家有个观点,“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营养过剩带来的脂肪过多,其实是某些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证明,脂肪过多和结肠癌、食道癌以及胃癌等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研究表明,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往往会成为某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因。由此可见,摄入过多营养并非“福气”,反而会引发“富贵病”。

鱼、肉、鸡、鸭等因为好吃,最容易过量,90%以上的肥胖者都是吃出来的。而胖子的寿命,总是短些。根据美国尼文博士的统计,美国有两千五百万人因为过于肥胖而非正常死去,这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于炮火的数字还要惊人。

尽管现代人大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现代人总是期望靠钱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吃维生素C片等,但这都不是治本的方法。断食养生提倡在一定时期内不吃主食,以补充身体极缺的物质为主,例如鲜果汁、坚果等,这就可以帮助人们消耗多余的能量,补充不足之处,使身体恢复到营养平衡的状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