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启卓越人生的心灵智慧(2)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世人常说的“做人”,“做”即是修养。修养什么呢?就是在修德。做一日人,便不可一日不修德。修德之道,在于能去人欲、存天理,去俗念、存道心。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此“三不朽”首立以德,而亦贯之以德。德不立,功与言便失其据矣。功盖天下而鲜德行,定是奸雄之辈;言冠古今而鲜德行,必为狂妄之徒。

厚德载物就是以道为体、以理为经、以人为则、以德为本,就是道德修养深厚,胸怀博大,能容万物,与万物共生、共长、共存,从万物中汲取营养,成就人的事业。

正人先正心。这里的“正心”就是以道德主心,以善主心。一个人如果不是以道德主心,不是以善主心,而是以恶主心,则叫入魔。只有正心,才能群邪俱退,外魔不侵。

德是人的心海,海大容万物;德是人生存必需的空气,人的生存片刻离不开德。仁德,是人们最安逸的居所;道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

德者,事业之基。企业理念可以有多样性,但最核心的理念应当是厚德、积德。德之所至,市场大开;德之所至,企业长青。

《礼记·中庸》中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儒家看来,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乃无所偏倚之性。因其无所偏倚,故孟子谓之“善”。此善乃天所给予,故谓之“大本”。人若失去善之本体,即意味着失去良心,失去人性。“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小成靠智,大成靠德。不讲“德道”,违背做人的原则,必定一无所成。

传统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对于企业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去继承、发扬和创新,无论是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还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我都有意识地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智慧结合起来,以开创并建立起适应历史发展与时代需求的企业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战略。

儒家倡导普世关怀,我也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所以,修正药业集团提出了“修元正本,造福苍生”的企业宗旨,这也是对《周易》“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思想的具体落实。《周易·乾卦》中有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企业要健康发展,也需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孔子云:“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孔子高度肯定了“权变而中”的可贵之处,客观事物是不停发展变化的,权变是一种灵活有效的“达中”手段。

我认为,没有修正,人类和宇宙都会毁灭。

因为几千年来人类的进化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修正的历史。真理与谬误永远并存,适时、准确、恰到好处地修正,是人和企业走向成功最有效的途径。可以想象,人类任何一种思想和行为,一旦失去修正而任其发展,其后果必然不堪设想,甚至会让世界毁灭。

早在2002年,我就在一次企业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了“修正哲学”这个概念,希望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领域里,增添一个新的名词。

修正哲学认为,古往今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人类所犯的各式各样的错误,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胜数。其实,归纳起来,所有错误的表现形式只有两个:一是“过分”,二是“不及”,过分和不及,虽然不是修正哲学的首创,它来源于孔子学说中的“过犹不及”。但是,把它认定为人类所有错误的根本表现形式,这却是修正哲学的一个新的创见。说大,从国内到国外、从地球到宇宙;说小,从待人接物到言谈举止,甚至一颦一笑,都有一个过分和不及的问题在困扰着我们。

修正哲学的核心意义,就在于让人们及时修正“过分”和“不及”,把握好根本、方向和度,以达到“致中和”的正确目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