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内圣外王 从优秀到卓越的人生秘诀(5)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修正文化形成的氛围就是想干大事的不计较小事,想赚大钱的不算小账。修正人从来不算小账,就干大事。具体来说这就是文化。企业文化是价值观的趋同,全体员工的同化。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文化,是企业愿景实现的必需,是企业愿景实现的保障。企业文化是以制度为基础形成的经营管理氛围。

因为修正药业是制药企业,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产品质量的好坏来自于人的品质好坏,来自于工作质量的好坏。修正药业的文化核心就是质量,包括人的品质,产品的质量,工作的质量。这个文化是修正独有的,是实实在在的以制度为基础形成的经营管理氛围。

我给企业定的宗旨是“修元正本,造福苍生”,我给企业从事的行业定位为“专注于健康产业”,全体修正人的追求只有一个:生产世界上最安全、最管用的药。其目的就是让人无疾而终,没病驾鹤西去。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逐步实现我们企业在这个社会中的定位、站位和升位。

修正药业的目标是让人们都健康快乐,都长寿,这也是制药人的责任。我们做的是皆大欢喜的事,我们做的是得到社会认可和尊敬的事业,只要我们一代一代地坚持下去,我们所开创的事业就将成为极其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我们就能够做到赚得光荣,花得伟大。

三、激情满怀,心如止水

《管子·内业》中说:“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何谓解之?在于心安。”“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凡心之形,过知失生。”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心体湛然的时候,他才可以真正做到宁静以致远,才会不为诱惑所动、不为淫威所迫,才会凝然专一、终成大器。

事业成功,需要激情满怀,心如止水。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在面对事业和生活时,总是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即使是面对困难,他们也不会退缩,肯定会想出办法,渡过难关。

激情是外王之道实现的途径。当我们面对事业时,要满怀激情。激情是创新之母,只有始终保持创新进取的激情,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突破与超越。激情也是一种信念,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失败时不会灰心放弃,勇往直前。而如果缺乏激情,人生将会沉闷至极,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心如止水的人,则能去除浮躁,看清事物的本质。这样就能及时调整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要想实现内圣外王的崇高理想,就必须发扬激情满怀、心如止水的精神。

《庄子·外篇·天道》中说:“圣人之静也,非曰其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定、静、安、虑、得”,代表了修养的若干过程。

对于“内圣”,我个人理解主要是“德”与“静”。“德”是“内圣”之道最终得以实现的基础,“静”是“内圣”之道得以实现的方便法门。我一直将“内圣”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典范,不骄不躁、不奢不吝,激情满怀,心如止水。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有了“致虚守静”的认知态度,就可以静下心来,认真观察身边纷繁的事物,预知事物的发展轨迹。清心静虑,包容一切,自然就会按照规矩、常识明智地做事,得以长久地生存。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最早提出了“静因之道”。《管子·心术上》中说:“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虚灵),其应物也若偶之(如实反应),静因之道也。”也就是说,人要在心中去除浮躁、去除妄念、去除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而去真正聆听事物本质的声音、看清事物本质的面目,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静因之道的核心依然是人内心的自我修正。

激情满怀与心如止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