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内圣外王 从优秀到卓越的人生秘诀(6)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人应该充满激情,但不可以膨胀。关键时候,就需要心静来进行调节。因为膨胀的物体密度会变小,里面会变空,于是开始飘飘然浮躁起来,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修炼成佛、羽化成仙了。于是脚离了尘土,心离了大地。这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变成漂浮的尘埃,无所依靠。这时,我们就要修正自己的德养和行为,在修正中成长,在成长中修正。

因为如果不及时修正自己,就会被别人修正。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成功时,更需要心如止水。

静止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呢?宛如明镜。而如止水的心境就像明镜一样,没有任何杂念,不被任何的外来事物所扰,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人和事。当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随之而来的是诱惑,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能否做到心如止水?是否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在鲜花和掌声中不骄傲自满?做得到,你就能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事业也终将毁于一旦。

可以说,“心如止水”也是成功者的“内圣之道”。达到“心如止水”这种境界的人,定能抵御住诱惑、避免挫折。

成功者的“内圣”不仅是德行操守的修炼,更是其思维方式的修炼。因为思维决定并影响着行动,思维方式的塑造是个人和企业从“内圣”转为“外王”的关键。

《周易·系辞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形而下者为之器。”如果说眼前这一切都是具体的、实在的“器”,那就一定要找到可以认识这些客观事物的理性思维,这就是“形而上者为之道”的“道”。

站在这个高度,静下心来认真分析那些充满诱惑的事情,我们的头脑一下子就能冷静下来,澎湃的内心也会平静下来。

做事业一定要记住:只有专注才能专业,只有专业才有竞争力,企业战略的核心是取舍,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坚决反对豪情万丈的英雄情结,经常告诫修正员工要学会观察世界,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做事风格,要“满怀激情,心如止水”。不仅领导者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普通员工同样也需要,这样才能形成一支上下一心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老子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挫折和诱惑,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德行操守的修炼,静心思考,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内心的事。身在屋内,心在屋外,积极入世,洒脱出世,即既能够满怀激情,又能心如止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

四、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论语·雍也第六》中,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提出“修己”的主张,希望通过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保证仁爱之心的培养和贯彻实施。在“修己”思想的指导下,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实践仁道的指导原则,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践仁道的方法。

有一个叫做《天堂和地狱》的故事:

有一个人好奇地问上帝:“地狱和天堂都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上帝就带他先来到地狱,那里有很多人围着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有许多美味的食物。但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的都是一把很长的长勺子,每个人都努力想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可是无论怎样弯曲手臂,都无法将长勺子里的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

那个人思考了一会,似乎恍然大悟:“天堂里的人一定都是用短的勺子吃饭。”

上帝听后没有回答他,又带着他来到了天堂。

在天堂里也是许多人围着一张大桌子,桌子上也有许多美味的食物,每个人也是拿着一把长勺子吃饭。可唯一不同的是,天堂里的人们都是用长勺子将食物互相喂给对方吃,这样他们就可以很顺利地吃到自己想要吃的食物,所以过得很开心、很快乐。

我们先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但它足以说明:自私自利,就是地狱;互帮互助,就是天堂。

在2001年人类文明对话年峰会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起组织的由世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小组提出了将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