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厚德载物 卓越人生的坚实根本(10)

修正哲学Ⅰ 作者:修涞贵


儒家文化的精妙之处在于求美,求善,求仁义。在孟子看来,人性是善的。《孟子·告子上》中有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指出人应该加强后天的修养以使先天的善性得以提高和完善。孟子的“性善论”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引领了无数人向善、为善,从善如流。《礼记·中庸》中有言:“择善而固执。”是说人性是向善的,人生应该择善并且要一直坚持下去。世间之物,凡美必善,对真善美的追求要永恒执著。

《韩诗外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常言道:“知人而交,择善而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真诚、善良能产生善意,有善意才能产生真正的真善美。在善待他人、真诚地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会得到净化,思想境界会得到升华,生命也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波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里克·谢克威茨说:“要像其他人际关系的原则一样,对别人的关心必须出于真诚,不仅付出关心的人应该这样,接受关心的人也理当如此,这种关心是双向的 两者皆受益。”

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也帮助了自己。”善良是与生俱来的高尚品质,彰显着人类最美好的禀性,不需要矫揉造作,也不需要经过任何雕琢。

真诚、善良地帮助别人,实际上也是在帮助你自己,无论帮大忙还是小忙,都是在为未来储备。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都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也一定会真诚地善待身边的人,这样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戴尔·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真诚、善良是一种心灵美的力量,伸出友善的手,真诚地去帮助和支持他人,给人以一种心灵的慰藉,你会感受到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和乐趣,也一定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天理良心,公平正义,初衷不变,永远向上,开心高兴,放松愉悦。”这二十四字箴言,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信条。

“德配天地”是赞美道德的伟大,也就是说只有“德”才能够与天地媲美。而巴尔扎克在《乡村医生》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类的生活对于德,正像对于才一样,无疑是一个最终的考验,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都需要它们。”善良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保持善良的本性要靠自觉磨炼。

我认为,人的品质决定了产品的品质,人的品质决定了公司的品质,人的品质决定了事业的品质。正如托·富勒所说:“良心的法则永远不会休庭。”要坚守住自己的品德和情操,坚持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学会用一定的哲学思想对事物加以辨别、分析。如果实在看不清、摸不准的,就要用良心这杆秤来称称到底该不该做,良心和品质是我永远珍惜和珍视的。

六、胜人者力,自胜者雄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只有能真正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强者。而“自胜者”,凭借的就是坚忍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伟人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坚韧是一种意志,一种毅力和恒心,一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古往今来,许多成功人士都具有坚韧的品格,坚韧是成功的奠基石,是成大器者必备的条件。

虞诩是东汉著名的将领。汉安帝永初年间,他在朝中任郎中一职,因与大将军邓骘政见不合,遭邓骘忌恨,令他出任朝歌长。当时朝歌县数年来治安一直都非常混乱,连州郡对它都没有办法。虞诩的友人对他的这一任职都深感担心和忧虑,虞诩却笑着说:“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此乃吾立功之秋也。”虞诩到任后,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用尽心力去治理,很快就改变了朝歌县不安定的局面。后来,朝廷得知虞诩是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便将其晋升为武郡太守,后因战功政绩显著,累官至尚书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