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石油地缘政治大重整(1)

石油枯竭的后天 作者:刘锋


第七章 石油地缘政治大重整

论及地缘政治,其最早的思想理念可追溯到中国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当时的地缘政治思想主要划分为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派,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这两大阵营的思想活动形成了盛行一时的“纵横理论”,各国战事的频发使得这些思想理论有机缘得到实践检验,其可看作是最古老的地缘政治学。

现代地缘政治学理论发轫于19世纪末,旨在探讨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及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20世纪曾出现过多种有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学说。如美国战略思想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提出的海权论,即强调海洋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重视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再有英国人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强调控制陆上核心区域的重要性,认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是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除此之外,后来陆续发展出陆缘论、空权论等多种理论。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国际社会对石油资源的攫取和争夺日渐升温,以石油为关注目标的地缘政治学应运而生,石油地缘政治也逐步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热点以及各国博弈的焦点,全球的油桶--中东地区自然也就成为了“火药桶”。当地缘政治纷争时常围绕着与石油相关的各种权益展开时,石油物权论的火热出炉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现在,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石油地缘政治格架正面临着变革,以石油为靶心的地缘政治路线图将迎来大重整,可燃冰俨然扮演着破局者的角色。

美国与所有产油国接壤

尽管世界各国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需求驱使,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战中,但美国无疑是头号的参与者。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同时也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强权,美国的国家机器依赖于源源不断的石油驱动,石油利益始终是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核心利益。美国深谙石油地缘政治的精髓,积极践行着控制全球石油流动的政治箴言,也正因为此,风起云涌的国际石油纷争自然总少不了“山姆大叔”的身影。“世界各国与邻国接壤,美国与所有产油国接壤。”这恐怕就是对美国奉行的石油地缘战略最凝练的描述吧!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全球的地缘战略布局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石油展开的。从两伊战争期间拉拢沙特,到海湾战争敲打伊拉克;从阿富汗战争借机渗透中亚,到伊战推翻萨达姆政权;从武力威吓伊朗政府,到巴以冲突斡旋调停;从暗助格乌等国的颜色革命,到明争里海地区的主导权。无一不是美国借机建立军事存在或强化政治影响力的战略行动,终到底还是因为美国觊觎着地下的石油资源。

回顾9·11事件以后的国际形势发展,美国的石油地缘政治路线可谓脉络毕现。美国借反恐战争之名突入阿富汗,并借机立足中亚,其控制里海石油资源的目标初步实现。随后,美国攻占伊拉克,仇美的萨达姆政权迅速垮台,这使得美国支配海湾石油的多年夙愿一朝实现。与此同时,美国在西非地区频频发动外交攻势,美国几大石油公司成功进驻几内亚湾,基本上掌控了该地区的石油资源,获得了对全球这一“后备油库”的主导权。加之美国之前已将北美墨西哥湾地区的石油开采权尽收囊中。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在全球石油资源掌控方面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如果美国“再接再厉”,顺势解决对伊朗石油资源的控制问题,那么,全世界70%石油资源的掌控权将落入美国之手,美国在全球的石油地缘政治战略将基本上布局到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