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石油地缘政治大重整(3)

石油枯竭的后天 作者:刘锋


历史上看,全球能源中心曾多次发生转移,石油的能源中心地位也是在历经一百多年发展的情况下,才逐渐演变成当前的格局。今天,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从波斯湾到里海,从里海到外高加索,再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理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油资源富集带。这个地理带蕴藏了全球近70%的石油储量。在这种意义上,可以把北非-波斯湾-里海-俄罗斯称为“全球石油供应的心脏地带”,而中东地区就是这一心脏地带的中心。围绕着这一中心地带,则形成了两个环形石油需求圈,第一环包括北美、南美、北非、南太平洋的大片区域;第二环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整个欧洲大陆地区。再次细分又会划归出两大区块,那就是以北美、亚太、西欧地区为主的全球石油消费区和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为主的全球石油储产区。目前,北美地区是世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区,亚太地区位居第二,西欧地区居第三。这三个区域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而其石油产出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20%左右。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消费量不到10%,而这些石油输出国的总产量却占全球的60%以上。可见,全球的石油消费区与产出区严重错位和失衡,这是全球社会围绕着石油权益所展开的争夺愈加激烈的根源所在。

从对石油资源掌控的角度来看,石油能源中心正发生着转移,从石油生产区的中东转向石油消费区的美国。伊朗就是美国贯彻既定的石油地缘政治路线,实现全球石油霸权的过程中尚未除去的最后一块绊脚石。那么,为了铲除伊朗这块顽石,美国是否会孤注一掷、放手一战呢?相关的政治舆论一直被白宫所时不时营造着。

伊拉克战争以后,以伊朗为靶心的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开始日益积聚。伊朗核问题的久拖不决,已经成为左右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政治风向的最大变数。如果美国选择对伊朗动武,那么,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将是美国最大的借口。从利益指向上分析,美国在成功地解决了所谓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后,顺势解决伊朗核武器问题,便成为了美国推进其石油地缘政治路线的最优选择。但对俄罗斯、中国、欧盟而言,这却是它们面临的不优选择,至少是次优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 俄、中、欧三方对伊朗核问题的具体回应和表态已经说明了利益所在。在俄、中、法三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政治掣肘和外交斡旋下,表面上围绕核权益,实则为了石油权益,利益多方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明争暗夺,伊朗也变成了多方力量长时间角力的战场。这场马拉松式的政治较量,一持续就是五年,目前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伊朗核问题看起来远比伊拉克问题复杂,由于牵扯到众多的利益攸关方,美国单靠自身的力量,似乎已无益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然而,不要忘记国际政治的风云莫测,事态往往在看似不可能的时候出现转机。当美国最终不胜其烦,仅存的耐心被无休止的斡旋和调停消磨殆尽时,是否会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韦,像攻打伊拉克那样,单方面对伊朗开战呢?完全不排除这样的可能。从大的层面上说,美国在俄罗斯、中国周边区域不断制造事端,其实就是在分散中、俄两国的注意力。或许在各方都认为海湾风平浪静,伊朗安全无虞时,美国攻打伊朗的号角就会在不经意间突然吹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