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义行天下(1)

和谐万岁 作者:李永田


天有三宝:日、月、星;

地有三宝:水、火、风;

人有三宝:精、气、神;

吾有三宝:忠、义、诚。

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特别在东南沿海地区,随处可见在宾馆、饭店、商场的厅堂中供奉着关帝神像,老板们每日焚香叩拜,乞求这位财神爷将大把的钞票装进他们的钱袋。

不知他们的敬奉是否灵验,只知道关老爷对我十分偏爱,为我指明了许多生财之道。只是我天生不谙理财之道,面对眼前的锭锭黄金,捡起的无几。现在把财神爷的意旨披露出来,大概对此感兴趣的会不乏其人。

我历来崇敬关公。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先岳飞而封神,后孔子而称圣。

他59年的人生之旅,光彩夺目。乱世之秋,他疾恶如仇,横刀立马,叱咤风云,不卸战袍,夜观春秋,与日月同辉。

关公殇后,身首异处,头枕洛阳,身卧当阳,而他的品格和精神,经历了1800余年,化为中华之魂魄、民族之精灵,与天地同在。

打开中华民族的史册,英雄的名字就像天上灿烂的群星一样,映入我们的眼帘,作为民族的筋骨和脊梁,人们把他们记载在史册之中,铭刻在心扉之上。

在这灿烂的群星之中,三国战将关羽的名字却最为耀眼。对他的崇拜已跨越了时空,超越了信仰,以至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他不仅是“财神”,是“战神”,是“忠义之神”,更是“人之楷模”、“万世师表”。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关公之所以被万代敬仰,就是因为他对国以忠、待人以义、盟约以信、运筹以智、处世以仁、作战以勇,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关公精神的这一精髓必须在当代弘扬、必然在当代弘扬,这是没有疑义的。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史悠悠五千年的岁月之中,被后世尊崇为“圣人”的仅只两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孔子和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忠于神武关圣大帝的关公。

孔子是文圣,关公是武圣。

生于公元前551年的孔子,生前穷困潦倒,而因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漫长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而被后世逐渐加封以至顶礼膜拜,尊为万代楷模、万世师表的“文圣”。

生于公元160年的关公,原本是一名蜀汉名将,因其道德行为的高洁,渐渐地超凡脱俗,随着时光的流逝,由侯而公,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神,被后世尊为彪炳千秋的“武圣”。

孔子作《春秋》,关公读《春秋》;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关公是儒家学说的实践者;孔子的《论语》巨著,成为治世的经典,关公的忠义仁勇,成为处世的楷模。正如于右任先生所言:“‘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

在我们批判继承儒家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时候,既要注目文圣孔子,也要注目武圣关公。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二圣的有机结合,才使儒家学说更加完美,更加深邃,更加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更能为当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敬奉关公,没有向关公的神像顶礼膜拜,只是在办公室里挂着手书装裱的一个大大的匾额: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永系有德之人;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常护龙的子孙。

徐州一位画家张善成前来拜访,看到这幅字,惊奇地说:“教授,别说,你的字写得还真不错呢!”我回答:“说实在话,字并不好,词却极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