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姓中华(3)

和谐万岁 作者:李永田


文成公主出生在皇族,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熟读过经、史、诗文。她开始也对远嫁吐蕃产生过犹豫,但有远见卓识的唐太宗,意识到使西陲吐蕃“常作汉家亲”,对确保西境的安宁是十分必要的。在他的劝说下,文成公主欣然领命。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从长安出发了。这支队伍的组成和行李是十分可观的,又是十分奇特的。除有25名青年宫娥、一支精强的卫队、一个乐队之外,还有一群工匠;除了有各种诗集、经史、《艺林三百六十法宝鉴》、《工艺六十法》以及上百种医药书外,还有吐蕃所缺的芜菁种子和其他各种谷物的种子;除了许多珍贵饰物的嫁妆,还有一尊释迦牟尼的佛像。这哪里只是嫁出一位美丽贤惠聪颖的姑娘呢,简直是要把一切中原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都送给边疆地区的人民啊!

唐太宗非常重视这次和亲,特命当时宗室诸王中最有威望的族弟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松赞干布更把和亲当作一件大喜事,让人专门仿照唐朝的建筑,在逻些建造了一座宫殿——大昭寺,来迎娶文成公主。他亲自率领大队侍从前往青海迎接,与李道宗相见行子婿之礼。吐蕃民众也像过节一样地欢欣,沿途准备了马匹、牦牛、船只,迎送公主。

文成公主没有辜负两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她在西藏高原生活了40个年头,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兄弟般情谊的发展,沟通了中原和西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的交流。例如,当时吐蕃还没有文字,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组织一些人专门研究,创造了36个藏文字母和拼写造句的文法,从此产生了藏文;原来西藏没有完整可靠的历法,文成公主入藏后,就采用了汉族的历法,还介绍了许多汉族的新式农具和种植方法,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松赞干布一面派遣许多贵族子弟去长安学习文化,一面邀请汉族文人去为他们编写公文。因此,汉族的冶金工艺、农具制造以及纺织、建筑、制陶、碾米、酿酒、造纸、制墨等技术都先后传入西藏;同样,西藏的特产犀角、麝香以及良马、金器等,也传入到中原来。

以这次和亲为先导,唐朝和吐蕃长期保持着友好和睦的关系。

唐太宗死时,松赞干布奉献金银珠宝15种,置奠于唐太宗的灵前,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怀念,并致书朝廷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赴国除讨。”唐高宗即位后,又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唐中宗时,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唐穆宗时,与吐蕃赞普足德赞共同建立了“甥舅和盟碑”,又叫“长庆会盟碑”。在盟约里,双方表示:“患难相恤,暴掳不作” 。这块会盟碑,直到现在还完好地树立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作出的贡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西藏人民更是世世代代尊崇敬爱着两位英雄。在今天拉萨的大昭寺内,仍然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每年藏历的四月十五日(是公主来到逻些的纪念日)和十月十五日(是公主的诞辰),藏族同胞都要举行许多庆祝活动来纪念文成公主这位民族友好的使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