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延安之美

梦开始的地方 作者:吴印咸


延安古名“肤施”,又名“延州”,位于黄土高原, 地处黄河中游,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延安之“延”,乃就“延河”而言。陕北城镇因延河而得名的有很多,例如“延安”、“延长”、“延川”等,其中延安是最有名气的。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一年多以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原本古老而默默无闻的黄土地上涌动着一股股生机、希望和力量,一场翻天覆地激荡山河的革命浪潮正从这里席卷全国。

初到延安,那里的一切对吴印咸来说都是那么新奇,那么美丽。

一次雪后,吴印咸拍下了他眼中的延安:湛蓝的天空飘着悠然自得的云朵,延安城在披着白雪外衣的黄土高原脚下显得异常肃静、安详;延安城墙把一片片院落紧紧地围守起来,给人一种安全感。延河覆盖着冰雪从延安城墙旁流过。二者汇聚在延安城楼,使延安古城显得庄重、肃穆,古意盎然;宝塔山又名嘉岭山,山上之塔,巍然直插蓝天,如一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延安古城,宝塔为八角形砖塔,巍然屹立,注视着延安古城。塔旁还有一口大钟,击之声彻全城;平原上一片皑皑白雪;近处的院落,隐约可以看到有人和牲口活动,透着些许的生气。

品味延安之美,吴印咸发现这里还有极浓厚的学习氛围,他又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在这里,每周都有一定的学习政治和业务的时间,只要愿意学习,可以进“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要是学艺术,还可以进“鲁迅艺术学院”,不入学院也可以经常去听讲座。闲暇时间,人们经常拿着书本在窗口、操场边、树阴下或延河边的石头上阅读,还经常可以听到时事报告,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而在国统区,这是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敢想的事。

延安的日常生活和吴印咸曾经熟悉的也大不相同,实行的是平等的供给制。

供给制是供给衣、食、住,是战争时期保证生活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每人每年可得到一套棉衣、单衣和衬衣。吃的是大锅饭菜,一日三餐,多数是小米饭,馒头比较少。每月会餐一次,有肉有细粮。住的是窑洞,干部一两个或两三人住一间,这些都是公家供给的,每人每月还有一块钱的津贴,用于购买牙膏、牙刷、肥皂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在延安,人人都要参加劳动。干部劳动有三种情况:一是参加本机关的义务劳动—农业生产劳动、烧炭、帮厨等;二是帮助老百姓从事农业劳动—大都在农忙时去帮助秋收,以及参加社会劳动,如修飞机场等;三是参加自供自给的生产劳动,缺粮食,大家就种庄稼,缺穿的,大家就纺纱织布、纺毛织衣。缺乏牙刷时,同志们就拾马尾,自己做牙刷。同时,造纸厂、肥皂厂等都建立起来。

在延安,让吴印咸感到最特别的是这里的人,他们个个都显得那么喜悦、质朴、厚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融洽、和谐。当吴印咸第一次见到被国民党形容成“凶神恶煞”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毛泽东高大的身躯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军服,脚下是农家手制的布鞋,与小镇上来来往往的普通官兵们根本看不出分别来。和毛泽东一样本色的朱德总司令则魁梧英武、不怒自威。在小镇街头上,吴印咸经常看到毛泽东、朱德总司令笑呵呵地与战士打招呼、和老乡唠家常,他发现,在这里,“人民领袖”四个字的真正意义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领袖来自于人民,也是人民的一分子!

延安的一切令吴印咸的心情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而这里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他在到延安后给老友许幸之的信中说:“这里实在值得人们兴奋,到处充溢着新气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