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职业病:农民工的新“杀手”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1600万家,受职业病威胁人数超过2亿,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目前,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人59万多例,且每年新增约1万例,超过新发职业病总数的80%。恶劣的工作环境严重威胁着农民工的健康……

职业病让农民工苦不堪言

2002年10月,河北清苑县南大冉镇63岁的农民杨凯到保定市一家企业做烟道清理工。2003年9月,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呕吐、腹痛、听力下降等症状。一年后,他来到河北省保定职业病防治所住院治疗。经过反复检查确诊为“慢性铅中毒”,这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在含铅量超标的地方作业导致的职业病。

在河北省邢台市郊区的一家板材加工厂,记者刚走进车间,就被弥漫的粉尘和刺鼻的气味赶了出来,待的时间长一点,胳膊上还有些发痒。再看看车间里干活的五六个工人,除了一个普通的口罩之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因为气温高达三十八九摄氏度,有些工人甚至赤膊上阵。来自南和县贾宋镇的农民小李告诉记者:“粘细木板的胶都有味,你去哪儿看都一样。”

河北省卫生防疫部门的专家认为,农民对职业病知识缺乏,加上就业难度大,导致许多脏活、累活,城里人不愿意干的工作,只要能挣点钱,农民就会争着干。加上农民打工流动性大,特别是在矿山做工,导致农民得职业病后难以得到及时的救治。

河北省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全省目前得不同类型职业病的农民多达十几万人,很多农民不明不白得了职业病,不仅自己苦不堪言,还常常拖累全家陷入经济困境。

河南某县农民谢章超,在保定打工时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老板为躲避检查和赔偿,把他藏了起来。保定市职业病防治所的医护人员得到消息以后,多次到其所在村庄找村民和群众了解情况,终于把他救了出来。经过检查,发现他白细胞和红细胞大量减少,生命危险,经及时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但是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至今仍欠数千元。面对日益增加的农民职业病患者,职防所副所长任宝印很无奈,“我们也想帮这些农民工早日康复,可是时间长了,我们也没有能力承担这么多患者的医疗欠账。”

预防职业病应双管齐下

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1600万家有毒、有害品生产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超过2亿。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中小企业打工和在乡镇企业上班的农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首席专家李德鸿说,随着外资和私有企业的发展,受职业病危害的高危人群有很大转变。以前对健康有害的一些工种都由工厂的正式职工来做的,这样的工人有基本的医疗保险,能够得到国家基本的卫生服务和职业病防治服务,健康安全有一定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人从事了艰苦的、职业危害严重的工作。这些农民工、短期合同工没有任何医疗保险,也不懂防范知识,因此成为职业病的高危人群。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李涛介绍,我国职业病报告漏报率较高,区县以下企业基本是监测“盲区”。实际发病要比报告例数多10倍,尘肺病的实际发病数可能不少于100万例。一些企业只顾自身利益,随意取消和削减配套防护设施预算,留下职业病危害隐患。尽管法律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最高罚款可达50万元,但违法成本还是远远低于守法成本,这是造成职业病发病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链接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这一目录目前规定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等10类115种疾病。

劳动者如果怀疑所得的疾病为职业病,应当及时到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30日内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鉴定后仍有异议的,可以在15日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执行。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