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讨篇:药房托管能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吗(1)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目前药品收入是医院主要经费来源,有些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60%以上。为此,一些医院谋求高利润,开大处方,导致病人负担沉重。

将医院药房以托管的形式交给医药公司经营,所有药品都由医药公司来配送,收益按比例分配给医院

家住石家庄市的陈女士因患急性阑尾炎住进一家大医院,住院12天花费15万元,其中各种抗生素费用就达8500多元。后来当医生的儿子发现,陈女士住院期间使用了很多高档抗生素,而以当时陈女士的情况来看,完全没必要使用;即使在有某些症状的时候,也可以用普通抗生素,如果这样至少可以少花一半的费用。

“为什么会有这样事情发生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是‘以药养医’!”北京市某大医院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全国情况来看,目前药品收入是医院主要经济来源,有些医院的药品收入比例高达医院总收入的60%,“如果医院药卖少了,可能就无法生存,医生的收入肯定也会减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医生疯狂开药,为自己和医院谋求高利润。”

为了遏止“以药养医”导致的医生开大处方的现象,南京市雨花台区所有医疗机构推行了药房托管制度,全面实现了药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患者明显感到吃药便宜了。”雨花台区卫生局局长钱颐这样告诉记者,药房托管就是将医院药房以托管的形式交给医药公司经营,所有药品都由医药公司来配,收益后按照协议中的比例由医药公司分配给医院一定的利益。

今年4月底,雨花台区首家实行医药托管试点医院的是铁心桥卫生院,从该医院几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医药分离后,由于卫生院只负责看病开处方,医药公司负责卖药,药房药品的价格平均降低了20%,处方平均值由150元降到了80元。钱颐告诉记者,这就意味着,在雨花台区所有区属医院全部实行药房托管后,患者在该区医院就诊至少能减少20%的药费支出。因此他认为,药房托管是解决医药不分、以药养医问题的有效探索。

药房托管只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暂时斩断了一个隐性存在的“医药链”,而为了生存,医生、医药代表还要创造新的“链条”

“药房托管是解决医药分家一个很有益的尝试。”针对南京市药房托管的这一做法,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药房托管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遏止“以药养医”的现象,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不行的。他说药房托管只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药房的所有权仍属医院,只是经营权、管理权等交给了托管单位。“正是有这样一个前提,医院和医药公司就存在很密切的利益关系。”

首先,药房托管后医院与托管单位之间还是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因为,托管单位需按照双方约定的比例,将一部分经营利润上交铁心桥卫生院。“只要存在利益关系,无论是所有者还是经营者,都希望利润越多越好。因为双方都有利益在里面。”

其次,药房托管后医院与药房虽然在形式上分离了,医药代表不再直接与医生发生关系了,但是因为存在上述利益关系,且托管单位承担经营权后同样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药品经营的问题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利益链的组成有所改变,从“医药代表——医院——医生”转为“医药代表——医药公司——医生”。

这位专家说,药房托管之所以目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关键是暂时斩断了一个隐性存在的“医药链”,而那些医生,医药代表为了生存还要创造新的“链条”,一旦这个“链条”形成,那么药房托管马上就要成为“明日黄花”。

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让医院药房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营机构,彻底实行分业管理

“解决以药养医的前提是必须增大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张拓红副教授说,目前医院的经济收入渠道主要有3条:财政投入、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差价收入。而从现在的情况看药品收入占大头。因此控制医院药品费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加大财政对医院的投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