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讨篇:农民偏爱的中医药何时再“火”起来(1)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长期以来,中医药以“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偏爱。可现在不少中医院的业务十分冷清,个别基层医院还取消了中医科。

小孩一直脾胃不和,原想找个有经验的中医开点汤药。但记者带孩子到某中医院求医时,医生却说现在哪还有真正的中医呀?真正看得好的大夫差不多都退休了。随后记者带着孩子来到一所挂着中医名师的诊所。把脉、开方,可用的大都是西药,而且数量还不少,花了900多元,记者心里不禁在问:真正的中医到哪里去了?

中医院床位使用率不足30%,医生月工资也就500多元,每年都亏损。医生改行的改行,调走的调走

在河南省浚县中医院,一位姓蒋的副院长告诉记者,他们院是1985年在原来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床位100张,但目前的使用率不到30%。全院本科生、大专生占80%,大都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每年400万元的收入主要以检查费和药费为主,平均每年都要亏损10多万元。由于西药利润较高,目前主要靠开西药来维持收入,占整个收入的60%至70%。在职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00~600元,这个收入水平相对于鹤壁市的三所中医院来说还算是比较好的。但医生们都觉得收入低,前途渺茫,可学的是中医,调到别的医院创不了什么效益,也不受重视,很多医生都改行做了别的工作,他举了一个例子,今年有一个本科生,调离医院后到县公安局当了一名法医。

河南省鹤壁市中药饮片加工厂是全市唯一的一家中药片剂生产厂家,厂长李生昌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90%销售给中医院,余下的卖给一些药店,但目前中医院对中药需求逐年减少,产品销量日渐减少,现在每年亏损。他算了一笔账:“每年支出20万元,而收入却不到14万元,5年已亏损近40万元。再这样下去,只能停产了。”

中药价格便宜,花钱不多,贵的十几元,便宜的只有一两元。农民和一些低收入家庭很偏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中药价格便宜,中医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住在医院附近的农民和一些低收入家庭,有病还是愿意到中医院看。在浚县中医院住院部,记者见到今年58岁的刘玉明,他是一位乙肝患者,已经在这里住院15天了,一共才花了2000多元。他得这个病已经两年多了,以前住在县人民医院,20多天就花了4000~5000元,在一边陪床的老伴对记者说:“我们来这里主要是考虑这里的药价比较便宜,人也少。”

在隔壁的病房,今年已经70岁的杜守英是浚县白寺乡郝营村的村民,她的老伴李帮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在这里住院5天了,才花了近700元钱,他们当初去了县医院,医生要求做CT检查,他们就来这里住院了。“俺想过了,去大医院做CT能便宜吗?”因为他们看好这里的医生,这里来的人比较少,李帮兴比较喜欢安静,所以他们平常得了病也经常到这家医院来。据记者了解,这里医生对病人一次的治疗费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一天的住院费是5块钱,在药房记者看到了一些病人的中草药处方,发现价钱贵的十几元,便宜的只有一两元。

全国中医人数53年没有增长,西医却增长了17倍;520万医务人员中,中医不足1/10。中医发展正面临重重困难

在记者走访了几家中医院后发现,与综合医院相比,中医院显得有些冷清。这家医院的负责人说,目前中医院发展正面临重重困难。

中医教育按西医方式培养,人才越来越少是中医日益衰退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中医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古汉语训练,许多学生不看、也看不懂中医古籍,中医传统理论严重缺失,望、闻、问、切等临床硬功夫训练不多。目前,解放前就从医的全国著名老中医已所剩无几;20世纪50年代主要按传统方式培养的国内知名中医也已为数不多。据统计,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到2002年还是27万余人,53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医生为87万人和157万人,增长17倍;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520万人,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1/10。后继无人已成为中医发展的突出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