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餐”淡经营

调查三农 作者:许宝健


采访对象:林金兴,22岁,山东平邑武台镇人

人物群体:早餐销售人员

人数总量:2000~3000左右

群体特征:推早餐车穿梭于各车站、地铁口

月均收入:1500元左右

除了包子、油条、炸糕、豆浆等中餐外,还有三文治、面包、汉堡等年轻人比较喜欢吃的西餐。每天早上5点至9点,小林的(早餐)车都会准时推到肯德基的门口,等待上班的人群。因为这个位置靠近地铁口,所以生意比其他的地方要好。

4年前,小林从山东老家来北京,当时正值北京早餐工程刚启动,他到首钢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应聘,几乎没费什么周折,交了几百元保证金,办了健康证后,小林的早餐车正式营业了。

提起过去北京早餐的“风光”,小林很得意,按他当时经营的50多个品种,每天早上4个钟头,他能卖出去200多元的早餐类商品,提成是10%,再加上700元的工资,一个月能挣到1300~1500元,这份收入曾经让小林很满意。

“自从这附近出现了鸡蛋灌饼、煎饼摊等20多个无照经营的流动摊位,把我的摊位团团围住后,生意就不好做了。”公司规定平时早上营业到9点,节假日到9点30分,现在收摊以后,小林还干点别的,他找了份家政的活儿,下午去一位老大爷家里,做点家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陪老人说说话,小林说这份工作的收入也不多,因为老大爷岁数大了,无儿无女,他想给风烛残年的老人带去些温暖,所以也没多要钱。

小林将每月1500元的收入分成3份,一份用做租房和日常生活开销;一份寄给农村老家;还有一份是给自己结婚攒的。小林谈了个对象,是个川妹子,在北京的一家餐馆做服务员。他们计划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结婚。这两年,小林希望能多攒点钱,给女朋友一个像样的婚礼。

看着身旁煎饼摊摊主为顾客摊着热气腾腾的煎饼,再看看排队等待的人群,小林很着急,“有钱的人喜欢吃洋快餐,没钱的人喜欢吃小摊,可怜我们卖北京早餐的,只能看着别人卖啊!”小林说,北京早餐和洋快餐都很干净,所以应该都有竞争优势,可洋快餐太贵,按理说,北京早餐应该能有大批顾客,“可不少顾客还是嫌我们的早餐贵,我们属于正规公司管理,成本肯定比‘野早餐’的成本高,所以也就相应地贵一些。像茶鸡蛋08元一个,包子1元三个、烧饼05元一个、牛奶1元一袋,15元左右的品种占了60%以上,可基本上还是保证‘两元吃饱’。”

“顾客喜欢买他们的早餐,有的是图便宜,更多的顾客是因为煎饼是现做的,图个热乎劲儿。这没办法,我们北京早餐没办法现场制作,厂家都是半夜送货,早上只能加热一下,味道肯定不如现做的好。”小林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小林问过不少顾客,顾客对北京早餐“不感冒”的原因除了价钱稍贵外,最主要的就是品种花样上的问题了。“北京早餐虽说品种也不少,可都是豆浆、牛奶、面包这些东西。不少顾客觉得就着咸菜吃碗馄饨,喝口豆腐脑,热热乎乎的才算吃好早饭了。你想,名叫早餐,可是又不卖大家喜欢的花样品种,慢慢儿就支撑不下去了。馄饨等市民爱吃的早点,不方便统一制作运送。所以现在这早餐车赚不到钱。”小林说,没有可供顾客就餐的地方,天冷了,谁愿意边走边吃,“喝风”的感觉哪个能受得了?这温乎的早点带到单位吃就又凉了。对于这些问题,小林说自己也想过办法,可至今也没理出个头绪来。现在每天早上只能卖100多元钱的早餐,随着天气转凉,生意会更不好做的。

“如果全卖早餐类商品的话,会更赔钱。”小林说他们都会私自进一些商品卖,像他自己就进了些报纸和杂志卖,小林掀开车帘,车的右下角放着厚厚一摞报纸和杂志。“公司管得严,不让我们卖除了早餐外的其他商品,因为一些同行早餐车上所卖的商品进货渠道不详,不少顾客被这些商品坑苦了,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守着赚这么少钱的工作,大家想利用这个牌子多赚点也应该能理解吧!像我们这样,如果每天只在6时至9时卖早点,剩下的时间都闲着,这不是资源浪费嘛。所以我觉得配送公司不能一天只卖3小时早餐,公司还应该配送早餐品种外的商品,统一进货渠道,物美价廉,方便顾客,岂不更好?”

“公司领导说了,以后早餐车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建立早餐网络之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便民服务和便民食品等,到那时候,我们这碗饭就好吃多了!”小林对北京早餐的未来充满信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