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故土难离(7)

水源地 作者:林建华


县里给这些支边移民每人配发军大衣一件,棉衣一套,被褥各一条。王海申带领第一批3100人分批乘大卡车来到许昌,再从许昌乘火车到青海西宁。南阳行署和淅川县委领导一直送到许昌,这些人身着新衣服,背着新被子,一路敲锣打鼓,有人送,有人接,好不风光。1959年4月,第一批支边移民到达青海省黄南自治州循化撒拉自治县。第二批于同年5月到达青海省贵南自治州过马营军马场。第三批于同年5月下旬到达青海省海南自治州都兰县农场。1960年3月,青海省慰问团来淅川慰问,将支边移民的家属4709户14334人也一起迁到青海安家落户,至此,这批支边移民总数为22342人。

青海地处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气候恶劣,生产条件落后,与地处中原的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习惯、风俗以及文化认知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支边移民很快就感受到了生活、生产、风俗、文化等各方面差异带来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带来的不是郁闷与不快,而是饥饿、痛苦甚至死亡。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上千鲜活的生命变成了飘荡在青藏高原的亡魂,非正常死亡竟高达支边移民总数的30%。不断有人从那遥远的地方逃回,走时的精壮青年,相见时竟是蓬头垢面,瘦骨嶙峋,命悬一线。听到他们讲述,那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的悲惨故事。紧接着,带队去的县级领导王海申等人被迫到西宁参加学习班并受到处分。消息传来,淅川父老震惊了,淅川县委震惊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