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绿水青山保卫战(3)

水源地 作者:林建华


神定河上游距市区约4公里处的龙潭湾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由于经费的原因,这座外表美观的污水处理厂很少开工,从城区流过来的污水绕着厂区外墙又往下游流走了。即使是这样一座开开停停的污水处理厂,在整个中线工程水源区目前只有十堰市一家独有。十堰市污水处理厂,一个美丽的“摆设”。

十堰市各县市共有大大小小黄姜加工企业30家,年排放生产废水总量35万吨,除了有9家企业投资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外,其他企业均只进行简易中和处理,废水中COD浓度高达30000mg/L以上,超出国家一级排放标准300倍,极大影响了库区的水环境安全。

水源区其他县市情况就更差了。河南西峡县城每年排放生活污水1000多万吨,生活垃圾18万吨,但至今还没有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而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位置的河南省淅川县城区,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没有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在丹江口库区,目前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废水污染,正在交替上演“污染三重奏”。

根据全国第二次卫星遥感调查显示: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7422.23平方公里(不算大坝加高后被淹没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3.8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5841.07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33.41%;中度流失面积16888.19平方公里,占35.61%;强度流失面积9350平方公里,占19.72%;极强度流失面积4150.74平方公里,占8.75%;剧烈流失面积1191.86平方公里,占2.51%。平均年土壤侵蚀量为1.69亿吨。其中十堰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1905.13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6425万吨,接近丹江口库区土壤年侵蚀总量的四分之一。每年输入丹江口水库的泥沙量达880万吨,多年累计下来水库损失库容量已达12亿立方米。河南省淅川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也有1444.3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6%。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484.83平方公里,中度水土流失面积671.83平方公里,强度水土流失面积287.66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量为400万吨。

水源地周边县市25度以上坡耕地改果园的面积比例:

郧县68.7%、丹江口市91%、郧西55%、淅川20%。

森林覆盖率:

郧县38.1%、丹江口市22.9%、郧西29.5%、淅川17.4%。

尚未得到控制的水土流失面积:

郧县53.8%、丹江口32.3%、郧西77.5%、淅川65%。

大量的水土流失对丹江口水库形成严重的威胁。

水源地周边地区山高坡陡、地表岩层松散、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土壤抗蚀力低、降雨集中,尤为值得重视的是,丹江口库区周围矿产资源较多,但品位低,分布零散,开发利用程度低,多半属于“鸡窝矿”。少数人为了自身利益,非法进行掠夺式开采,这种无序开采对本已十分严峻的环境态势,更是雪上加霜。

湖北省郧县位于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在郧县境内回水总长140公里,统计表明,郧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5%,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县之一。郧县水电局局长石教辉介绍:上世纪50年代,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的实施,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旧伤未愈,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又将淹没该县土地10余万亩,迁移人口5万余人,郧县生态环境将面临又一次重创。

郧县的水土流失现状只是丹江口库区的一个缩影。

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廖纯艳说,丹江口水库水源区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面积接近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总面积40%,而这其中又有近8成为中强度以上流失。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和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增多,库区新的水土流失面积还在不断增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