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心态开放(6)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1996年,万通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合伙人离开了,公司的业务也遇到很大的危机和调整。这时,冯仑在北京再见王石,一起吃饭,由于这时遇到了问题,才回想起王石当年讲的有些话很对。冯仑这才意识到学习先进的真正作用——“我们便成了好朋友,他和万科成为我随时随地观察和学习的榜样。”

西方有句名言:“与优秀者为伍。”日本有位教授手岛佑郎,研究犹太人的财商,得出的结论是:“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他后来还以此作书名,写成了一本著名的畅销书。

不过,心态开放强调的不是环境决定人生,而是我们应该摆脱不利环境,主动进入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环境。“孟母三迁”就是个这样的典型事例,大多数人选择到更发达的国家留学和游学也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如果出国留学不能够得到更好的熏陶、教育、学习、锻炼,自然也就失去了出国的意义。

高校保安自学现象

1994年以来,先后有180多名北大、清华保安通过自学方式获得了大专、本科文凭,其他高校也不乏类似的例子。“到北京当保安,圆你大学梦”也成为了清华保安队在外省市招聘保安的广告语。《北京青年报》甚至不无夸张地评价说:以前,从北大、清华毕业的成功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往往说:“是北大、清华培养了我。”如今,一些曾经在北大、清华当过保安的人,也会自豪地说:“是北大、清华培养了我。”

高校为什么会出现保安自学现象?是因为高校的保安跟其他地方的保安有区别吗?当然不是!专家的分析普遍认为:这是因为环境与动力的原因:其一,高校的环境适合学习,如果是在酒店和市场,环境嘈杂,就不适合看书;其二,高校有好的学习风气,年轻的保安会以大学生为榜样;其三,高校提供学习的便利,高校有图书馆,有教材和书,有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师,也有成人教育学院。

我在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于学习者,这种方式可以体现为进名校、拜名师、出身名门;也可以体现在自学能力上,中学没有毕业可以自学成才,白手起家,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人和做事都一样是种宝贵的学习。

尚诺集团(我爱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涂志云接受采访时,就曾谈到去世界名校学习的收获:“1997年,我去了斯坦福商学院,斯坦福给了我一场彻底的创业洗脑。斯坦福的创业精神非常根深蒂固。那是个创业大本营,人人拿着计划书,不是在找投资,就是已找到投资,要不就在创业投资公司工作。受环境影响,我先在美国的网络营销公司Digital Impact做兼职,后来从学校休学全职工作,成为公司的营销科学家。”

5.能够与人沟通合作

著名的励志大师卡耐基先生说:“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中国相关的流行语则更多,如:“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也就是说善于与人精诚合作才能顺利地取得成果。

我们如何积累人脉资源?如何保持人际关系的资源?一个创业者如何招揽人才建立忠诚的团队?一个雇员如何融入一个团队,如何在这个团队中受欢迎?……

在处理人际关系,与人沟通方面,我始终信奉儒家是了不起的专家。《论语》里,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真真说到了与人沟通、合作的大智慧和根本原则。将自己接受和不接受的都“推己及人”,而非以自己一时的狭隘心态与人相处。以开放的心态体会他人内心,替他人先想到,别人自然也会从心底接受你。

沟通需要心态的开放

我在加拿大留学时,暑假曾在加拿大帝国银行项目贷款部实习。对于一个在大公司的实习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接触人,接触上级、同事以及来来往往的客户。因为实习生大多做协助性的事,通过接触人才能感受到大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熏陶,学会如何与上级和同事交往,如何在部门和部门之间沟通,以及如何对待客户等;另外要学到更多的东西,也必须得到那些正式员工的帮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