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打造品牌(8)

开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辉耀


读书期间,我一直都能找到很好的实习工作,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善于投递简历和求职信。

我在上文中提过,我寻求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实习机会时,曾把简历寄给了该银行的一位高级副总裁。为什么我要寄给高级副总裁而不是人事部门?因为我了解人力资源不懂具体业务,只负责筛选,最终对招聘进行拍板的都是业务部门经理或者副总裁。即使他们不确定人选,也会将收到的求职信转给人事部门。而人事经理收到高级业务部门转来的简历,肯定比对自己收到的简历要重视得多,这样,你所获得面试的机会也大很多。

后来正式求职时,我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投递简历的。由于我事先对目标公司做了研究,并且发出的信都是给公司一定级别的负责人,所以回复率非常高,先后有七八封要求我去面试的信,这其中包括加拿大皇家银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多伦多一家大型生物制药公司、SNC-Lavalin公司、加拿大政府出口发展局,还有摩托罗拉等两三个美国公司。

(2)朋友和人际关系

在品牌营销当中,口碑传播是最能使目标信任的营销工具。

广告和媒体的传播,人人都抱有谨慎的态度,因为不了解。而来自身边的口耳相传,大多数消费者则会觉得可靠,这是因为了解传播信息的人。“口碑”套用到个人品牌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自己的朋友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很明显,每个人都会在背后议论其他的人和事物,传播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和评论。当然,背后议论也并没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议论背离事实。如果你希望别人了解实情,或者有人真诚地在背后维护你的形象和“口碑”,甚至给你推荐发展机会,那么,最牢固的办法,就是把这个人变成你的朋友、盟友或者支持者。

天使投资人邓锋的投资选择

我相信对于许多清华人来说,邓锋一定是个很熟悉的名字,因为他是清华创业协会的主席、清华大学基金会董事成员。1997年,邓锋与合作伙伴创立了NetScreen技术公司,2004年以40亿美元卖出,而后回国创建北极光创投,是VC行业有名的天使投资者。

如果研究邓锋的投资案例,你就会发现邓锋喜欢向“自己人”投资。他早期的投资项目都是在自己的朋友中发掘,而后的投资也是给与自己有一定关系的人:譬如百合和Mysee是邓锋的清华学弟在做,他另外投资过的两家半导体企业,其创始人很早就与他是朋友。

为什么这样选择?邓锋认为:“最理想的被投资者,就是那种你还没有做公司时我们就认识的,你有第一个想法就找我谈,可能我会否了你的想法,不过你有第二个或者第三个想法时我们还能有好的合作基础。我们之间绝不仅仅是钱的关系,而是相互之间value(观念)的认可。”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个人品牌打造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一个有说服力的个人品牌,要能使潜在客户主动结识你,建立联系。这是我对结识朋友建立关系网的一些小建议:

——积极跟进。遇到那些能对你的事业有帮助的人,一定要努力跟进,发出希望再次会面的讯号。

——保持联络。虽然你跟有些人从未有过业务往来,但未来也许就有这种可能,因此,你应该跟他们保持经常联络。主动电话联系可能显得太积极,但你可以选择在特殊日子发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

——建立组织。将你的关系人组成一个团体,组建同学会、老乡会、行业协会等,定期举办午餐会,从中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寻找工作、开展业务时就能彼此照应,也会经常得到额外的帮助。

(3)圈子与活动

每个地方都有圈子,每个圈子都有社团、组织、机构、协会,都要通过聚会、活动、论坛、沙龙来凝聚人心。其中有些圈子能提升格调、身份、社会名誉,也能提供个人信息、资源和人脉。我们个人品牌的传播,除了要靠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传播外,还要借助大大小小有影响力和平台的圈子,抽空参加各种相关的论坛和活动。借“东风”来传播品牌,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美国最有品牌的高端华人圈子

美国百人会是一个非营利和非政党倾向的华人高端圈子,于1989年成立,由美籍华人贝聿铭、马友友等创办,前后吸引了大约100多位在美国最有影响和最有品牌的华人参加,包括历届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知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美国前华盛顿州长骆家辉、科学家何大一、雅虎创办人杨致远以及张忠谋、吴宇森、李昌钰、陈香梅、靳羽西、陈冲、谭盾等知名人士。这些人的个人品牌汇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最有品牌的华人圈子,其共同标志符号是在美国的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品牌,因此它也代表了美国华人界主流的声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