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策划人走红的大背景(1)

策划旋风 作者:王志纲


策划人走红的大背景

三个根本性转变为策划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什么策划人这么奇货可居?为什么策划业会大红大紫?我觉得回答好这个问题,对我们自己怎么把握好自己和参与社会有很大的好处。

我认为,策划人走红同中国面临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早在清朝末年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时,就发出一个呼吁,说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未遇之变局,当时说的是封建王朝可能将灭亡。但是,我认为相对于今天,真正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可以说是在小平同志改革开放这十多年,我们的国家从一个封闭的中国走向一个开放的中国,从计划经济的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出现了三大转换。

第一个转换:企业的转换变革来临,许多企业都像是从地球突然到了月球上,处于一种失重状态。企业习以为常的操作方式、操作规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根本性的转化可以说是摆在所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面前。

我举个例子,原来的企业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如同在长江里面航行,这个时候只需要船老大,不需要船长,凭眼睛,凭经验就行了,东边一个树桩,西边一棵树,船到哪里心里非常清楚。后来突然一下子船到长江口,两眼四顾茫茫,这时候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海水潮汐涨落,这些知识非掌握不可。

因此船老大必须变成船长,船长还要有大副、二副、轮机长,还得有航海图、罗盘,这些都摆在所有企业面前,都是必需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面,企业需要策划。同样,中国的企业家也面临着一个从“流氓”到“绅士”的转换。

由于时代不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可以说谁胆大谁发财,循规蹈矩的发不了财。这个时候知识分子是发不了财的,因为我们有“三纲五常”、有道德规范。

经过了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叶这个过程以后,伴随着大批的老板被市场经济不断地消灭,现在很多老板意识到自己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从“流氓”变为“绅士”。

“流氓”的规则是,夜黑杀人,风高放火,胆子大就能赚钱。

但是绅士风格的塑造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他需要从骨子里面进行根本性的转换。

现在南方有很多找我的老板,包括我现在手里面的客户,就有两三个是这种典型。他们是“流氓”出身,当时靠合法走私或者其他办法挖到了第一桶金,但是他们今天是“忍看朋辈成新鬼”。这些老板看到他们的朋辈被市场消灭,便人人自危,寻求生路,要想求生就要上台阶,就必须积极求索,就必须寻找新的智慧,当他们充电不够的时候,就必须去寻找外脑,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对策划非常大的需求量。第二个转换:区域面临根本性的转变全国各个地区,从最基层的乡镇,到中间的县和市、省,上至整个国家,都面临着社会的重大转型,都面临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中国的区域发展,自从毛主席建立新中国以来,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也经过了三种决策模式和思维模式。

第一个是毛泽东时代。那个时候讲究齐步走,编队前进,相当于海上的一艘航船一样,谁在前头、谁在中间、谁在后面以及谁是前锋、谁是后卫,自己决定不了,全由毛主席来定。

所以这个时候的领导只要吃透中央的指示,有效地贯彻,忠诚职守就能够当好船长。比如说,原来是沿海先发展,后来毛主席说准备打仗,然后前锋改为后卫,广东、福建沿海不搞工厂了,就把钱砸到了云、贵、川搞三线建设,这时候云、贵、川的经济开始起来了,“火车开到苗家寨”,沿海一带经济就开始下去了。第二阶段是邓小平时代。

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跑部前进”,谁能够得到一个政策、办一个特区,谁就能一夜暴富。这就形成了官员的一种思维,就是要“跑部前进”。

所以,那个时候公关学大行其道,以至于广东有个相当大的官员说了一句话,“关系也是生产力”,而且的确获得了很大的回报。现在到了第三个阶段,特别是以“十四大”、“十五大”为标志,中国的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可以说现在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整个外部环境基本上是各显神通,每个人都必须拿出自己的真功夫。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地方官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自身进行科学的定位:究竟属于哪种水平?

究竟能够建设的资源有哪些?然后在这种情况下面怎样才能够在龙舟竞渡里面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这个宏观决策的根本性变化,使策划学有了广泛空间,包括省一级的官员也找到我,就是基于这个背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