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羊城破秘(7)

策划旋风 作者:王志纲


山东和江苏,用行政的力量来整合企业,在中国走向品牌化的时代,尝到了规模效益的甜头。而广东各自为政,诸侯割据,强调自我。

在同一区域内,如空调、冰箱,出现了同义反复的产品和企业,互相倾轧,形不成规模,难以上台阶。从这点来说,如果广东人在广东这一特定背景下,敢于因势利导,来撮合这些自由惯的了的梁山好汉,能够让他们在同一平台上与其他文化板块竞争,我认为这是广东的成功,当然手法要得当。

因为早在1990年,我就对广东说过一句话,当时有家报纸约我写个新年献辞,我说:“北方人是勤于思而拙于行,而广东人敏于行而拙于思。”广东人相信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广东人对理性的东西不感兴趣。广东要继续再上台阶再创新高,就必须在保持自己敏于行的基础上,还要补上勤于思这一点。那么,从科龙、美的、华宝他们的合并来说,如果把握得好,符合前面的判断,就是一种良性的发展。问:我们非常想知道,您是如何迈开第一步的?

也就是说如何与第一位接受您概念的企业家,达成第一点共识?答:这一步的确是非常难的,我可能有个有利条件,就是和在座搞策划的人不太一样。我离开新闻单位是三年前的9月28日。当时离开体制的时候,可以说是“高台跳水”,口袋里当时有多少钱呢?只有5万块钱,是我出了3本书的钱。广东电视台曾经采访我:王先生你在广东那么久,有点名声了,你靠你的名声赚了多少钱?

我当时很真诚地告诉他:1988年的时候我曾经下了一个决心,想在中国走出一条路来,靠爬格子爬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那时候广东的房价是700~800元一平方米,后来我爬呀爬,我让我老婆把赚了多少钱用流水账把它记下来。当时我是新闻界挣稿费最多的人。

爬了5年,爬到1993年,这个时候爬到了5万元钱,而这个时候房子已经由每平方米700元涨到7000元,也就是说,原来我可以买套房子的钱,这时买个卫生间都买不起了。

(大家笑)这时候我深感知识的贬值,深感物价上涨的厉害,这个时候我准备改弦易辙。我离开体制以后,现在所谓站住脚了,很多人问:当初为什么敢一个猛子扎下海,是不是经过精心的盘算?我说恰恰错了,我说你们不了解我这个人。我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说:市场经济最终离不开大批知识分子,知识就是力量。我呢,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比较优秀的一员,如果连我跳下海都被淹死,都活不下来的话,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没救了;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没救了,中国也就没救了;连中国都没救了,我这个人淹死又算什么呢?(热烈掌声)这么一倒推,就义无反顾走下去了。

一走下去呢,首先是做碧桂园的事情,当时我们是君子之交,因为当时我一讲钱就脸红的,说你们就看着办吧,反正帮你把事情做成。

碧桂园做成功后,的确找到一种感觉和自信,有了自信以后,就开了个王志纲工作室,这个王志纲工作室一挂牌以后,接单就不得了了,就是这个情况。第二个问题,可能很难说谁是第一位接受我策划的人。

因为在南方、在广州,由于我是当记者的,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对我都十分了解,因为原来在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有很多难题问我,像朋友一样,这个时候我就从旁边帮他们出点主意,还挺管用,最后他们就发现我这个人有“特异功能”,动不动就找我“发功”。

这下子我知道了自己还能搞策划,所以后来形成现在这个专业。问:深圳会越来越暗下去吗?

上海会取代深圳的新鲜空气吗?答:我一直有个观点,这个观点至今不变。我认为,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只有一个经济中心。

像美国,除了传统的东部纽约、新泽西以外,还有后来的西部,就是所谓的加州,甚至还有芝加哥,还有费城,它有很多中心点。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大地,那么多人口,因此中心不可能只有一个上海。我认为,上海的崛起,对广东有一定的影响——一花独放的时代过去了。但伴随香港回归,粤港澳的一体化,广东如果调整得好,广东和上海将成为中国这条巨龙的两只眼睛,使这条巨龙眼光炯炯、栩栩如生,所以这点担心是不存在的。当然在这过程当中,同上海相比,广东,包括深圳,其浅薄、单调,表现得很突出。当然回过头来反观上海,我认为上海总体素质不错,但也面临一个根本的洗心革面的思路大改造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改造不过来,作为团队来看,上海是个庞然大物,但是作为单个较量上,可能广东乃至深圳仍然会保持其优势。

这点我觉得珠江文明,就是珠江三角洲粤港澳这个板块,和上海即长江的入海口,这两者以后会成为中国互为倚撑的两只脚,而不会一个取代一个。问:中国的策划事业如何走向规范,取得官方的认可?您的行为是否取得官方的认同呢?答:这个问话的先生可能是北方来的同志。

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在南方,包括在全中国,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因为策划不是巫婆神汉,它不是反动会道门组织,它是个职业,它相当于广告,相当于咨询,相当于信息,它是一个大脑产业,是个智慧产业。它无所谓官方承认不承认,只要你在工商局注册,就是承认,就是合法的,按章纳税,按规则运作,不需要什么官方认可的。

第二个问题,我现在不仅给许多企业搞策划,甚至给省一级的区域搞策划,和很多省委书记、省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他们也没有认为和昔日的无冕之王、今日的策划家坐在一起有什么掉价的,反而觉得很愉快、很自豪,他们甚至亲手把总顾问的委托书交到我手里。

这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这个问题、这个现象可能会在闭塞的地方发生,但在一个朗朗干坤下这可能不是一个问题。问:您是否认为一个新的房地产开盘的时候出现“非常旺销”,比如一个月销出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的现象是本质意义上的好现象?

答:这当然是好现象,这叫“开门红”。但是我要强调一句,广东人做事向来讲真材实料,讲口坚野,不是流野。如果这个楼盘是口坚野,它开局开得好,那么以后越做越好,靠口碑传颂;如果是流野,那么开头好,很难保证后面好不好,说不定你后面做不好,前面还要退货。

关键是自己的把握问题。问:您如何看待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答:高新技术产业肯定是个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