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孩子培养成接班人是一项战略任务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一个人经过艰辛努力得到了一个好位子,挣了一大份家业,本想把它千秋万代传下去,但是这个美梦总被残酷的现实击碎。对此,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老百姓的说法更令人扫兴:“富不过三代”。

富贵人家总是难以持久,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规律。《老子》认为,上天没有清静就会破灭,大地没有安宁就要倾覆。“贵”必须要以“贱”为根本,才能维持长久的富贵;“高”必须以“下”为基础,才能长久高高在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经历了早期创业阶段,企业稳定发展时期,随着创始人年龄增长,选择接班人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对商人来说,尽力把富贵延续下去,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事情。

有一次,李嘉诚与香港中文大学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座谈领袖之道时说:“我昨天刚与一欧洲著名家族成员吃午饭,他们已经有五代的成功历史,十分有修养、有礼貌。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但今天的教育、组织不同,令事业可以继续,相信这句话日后将会修正,正如这个欧洲家族今天的事业比过去任何一代都好。”

事实上,李嘉诚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幼年的李泽钜曾在李嘉诚的耳提面命下,亲眼目睹父亲“全凭一张嘴搞掂”一单单大生意,而不用签一个字的合同。李嘉诚并不计较孩子听懂了什么,重要的是商业氛围的熏陶。

让李嘉诚高兴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完全成为老练的商人了。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来看,还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事情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究竟家族的财富能否传承下去,儿孙是不是经商的料子,全靠他们自己。当然,父母的教育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努力也只是提供外在的环境,最终的决定因素还要看他们自己。因此,对孩子的培养要侧重品质、性格的开发,而不是知识的掌握。

有一次,长江商学院组织了30多位内地企业家拜会李嘉诚。当时,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这样问:“您有两个儿子,我也有两个。您是怎么管理他们的?”

李嘉诚回答:“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显然,培养孩子独立的意志品格,不溺爱娇生惯养,这才是教育重点。孩子的成才与有多少家财没有关系。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多富家子弟就好像温室的花朵,根基不稳,经不起风吹。那些在商场有所建树的人,经历了艰难的创业,就像在岩石夹缝中生长壮大的小树。对下一辈来说,如果不培养良好的品格,磨炼坚韧的意志,就无法在外界的压力下存活。

因此,对孩子要多一些磨炼,让他们多吃点苦,也会促使他们思索人生以及自己未来的志向。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对整个家族生意的兴旺,都是很有意义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