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生意必须能全景思维,有长远眼光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从商70多年的李嘉诚,在眼花缭乱的商业大战中屡屡获胜,既有勤奋刻苦的努力,也有对商业趋势的深刻体察。这就说明,在商业世界内,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全景思维,有长远眼光、务实创新,并及时掌握世界最新、最准确的资料,才能在经商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事业持续长久发展。

(1)商人有国籍,但生意无疆界

今天,商人的足迹遍四海,经营范围、经营领域也涉及全球。他们视野开阔,善捕商机。在商者无域的背景下,成功经营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整合力量,长袖善舞。利用全球资源做生意,对今天的商人来说并不陌生。便捷的通讯和交通手段,让商人如虎添翼,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整合全球资源,做的是名副其实的大买卖。

有的商人是海外资源的利用者,利用国外资源在中国进行竞争;有些商人通过海外并购来强化其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有些商人则是全球市场的经营者,利用中国在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进军国外市场,利用全球资源在全球展开竞争。

商人有国籍,但生意无疆界。商品的比较价值和比较优势是在商品的大跨度的流动中显示出来的。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独特的地域性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新颖的创造性设计、令人信服的商品质量和独一无二的售后服务,都能产生比较价值和比较优势。

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善用全球资源的人,才能取得比较优势,获取超级利润。中国商人已经到了需要放眼全球的时候了,已经到了需要创立世界名牌的时候了。谁能成为先觉者,高瞻远瞩,先行一步,谁就能在21世纪成为中国商界的佼佼者。

(2)眼睛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小口袋,要看到世界大市场

“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其实,赚钱还是亏本,就在那一点儿眼光上。

做生意最重要的诀窍就是有远见。当你看清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已经无法继续成长时,就要准备跨到其他行业上去。概括起来,用远大的眼光做生意,要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第一,要有世界眼光。做生意不能局限于一个小地方。要充满信心,以及用参与国际角逐、创造世界名牌的坚定信念激励自己,这就是一种世界眼光。李嘉诚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计,成长为华人首富,把生意做到了全球,靠的就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眼光。

第二,要有未来眼光。经商一定要有预见力,能够看到未来的商业趋势、消费需求。如果只看到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生意必做不大,只能赚点小钱而已。李嘉诚从来都是瞄准未来,不只做今天的生意。因此,有时候他会主动吃亏,为的是拉住大客户;有时候他会投资别人不看好的生意,为的是准备迎接盈利的那一天。总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小利。

让家族生意“富过三代”  

创业难,守业更难。对富豪来说,一掷千金很潇洒,但是奢侈浪费最容易败家。李嘉诚早年经历了困苦的人生,所以懂得以“贱”为本,维持长久富贵的道理。他还说,以“下”为基础,才能长久高高在上,家业兴旺的前提是要保持勤俭、低调的作风。

而如何教育子女,让他们会做人、成大事,李嘉诚颇有心得:“他们一定要听我讲话。我带着书本,是文言文那种,解释给他们听,然后问他们问题。我想当时他们亦未必能懂,但那些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经验和做人的宗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李嘉诚经常把悟出的人生道理讲给儿子听。早年,他带着孩子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档,看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温习功课那种苦学态度。

这种方法很管用。每次回忆起父亲带给自己的深刻影响,李泽楷总是说:“我从家父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合伙人的关系。”两个儿子都称赞父亲是最好的导师,是最好的商业教授。

后来,李泽钜和李泽楷在香港读完中学后,李嘉诚把他们送到国外留学深造。他说:“作为父母,让孩子们在十五六岁时就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当然有些于心不忍,但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就要忍心。不管你拥有多少家财,对于孩子,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能力,特别不能让他们养成娇生惯养、任意挥霍的生活习惯。”

许多成功的商人都经历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辛酸,对人情冷暖体会深刻。因此,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如何让下一代具备成功的品质,从自己手中接过家族财富的权仗,他们更有发言权。

孩子小的时候,李嘉诚更多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开始让他们见识做生意的方法,并让他们亲自去投资。到了孩子们能够赚钱了,乃至他们的公司也越来越大,李嘉诚又回到了当初的教导方法,更多教给孩子怎么去做人。

他说:“以往我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与他们谈生意……但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在美国,有钱人的孩子上大学,都有私家车。可是,李嘉诚却不让孩子买汽车。李泽钜、李泽楷留学美国,在校园里就骑自行车,上街坐巴士、坐电车,和普通人没有分别。

生活中,李嘉诚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更加关注他们的品质培养,常常鼓励孩子勤工俭学。有一次,李嘉诚听说小儿子李泽楷在高尔夫球场替别人捡球,并用赚来的钱资助经济困难的同学。他十分高兴,兴奋地对妻子庄月明说:“月明,好!孩子们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孩子大学毕业后,李嘉诚提出的要求是“从下层锻炼做起”,“要看他们自己的才干和实绩”,而不能“自视特殊,子凭父贵”。这显示了李嘉诚培养接班人的苦心。

他说:“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独立自强的道路,不依赖父母,自己凭借个人的实力去独闯天下。反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不长志气,不求上进,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奢华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子凭父贵,那么留给他们万贯家财只会助长他们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恶习,最后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甚至还会变成危害社会的蛀虫。”

让我们看看李泽钜的成长经历:1962年,生于香港。20时间70年代中期被送往加拿大就读中学。其后,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先后获土木工程学士、结构工程硕士、建筑管理硕士三项学位。1987年,学成回港,入长实集团总部工作。1988年,征得其父李嘉诚的同意和支持,开始策划万博豪园工程。同年,被任命为太平洋协和发展公司董事,专门负责此项工程,其后大获成功。1993年,升任长实集团副董事、总经理。1999年1月1日,升任长实集团董事、总经理。

人们通常认为,子承父业、子继父位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李嘉诚在确定儿子李泽钜的继承人地位之后,并没有简单地予以宣布,而是让李泽钜放手一搏,以自己的业绩来确定其在企业领导中的地位,让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商场博弈,这的确是一种家族财富传承的大智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