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子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1939年,谢国民生于曼谷,父亲是著名的旅泰侨商谢易初。他是一个幸运儿,不像其他成功人士那样童年充满了辛酸,也没有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史。优越的出身,让他从一开始就奔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谢国民的故事,要从他父亲那里说起。谢易初,祖籍澄海外砂逢中乡。1922年8月2日,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风灾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潮汕地区。望着被飓风摧残得面目全非的家园,26岁的谢易初决定远走他乡,到南洋谋求生路。谢易初到了泰国曼谷,在同宗的帮助下,租了一间小屋,靠仅有的8块银元做起了菜子生意,赚了一些钱后,成立了正大庄菜子行。

不熟不做。谢易初一边经营正大庄,一面着手调查曼谷的种子市场。正值27岁的谢易初,精力充沛、头脑灵活,一心要干大事业。但是,店中的种子越来越少,因为曼谷的种子批发都垄断在几个人手中,他们哄抬名优种子的价钱,欺负新入行的人。

1924年,谢易初乘船回到澄海,精心挑选一批品质优良的种子,运到曼谷。因为质高价优,谢易初的正大庄在客户中建立起了信誉,订单也多了起来。谢易初立即招来族人及家人帮忙,自己亲自去泰国各地调查种子的销售市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回到正大庄,他又着手开辟了一块样板田,让客户来选购种子,结果大受欢迎。

1941年12月7日,日军开进曼谷,事业蒸蒸日上的正大庄只好关门停业。谢易初也被迫在新加坡的吉洞渔村暂住,以打鱼为生。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年已49岁的谢易初回到了曼谷,发现自己的血汗都已付诸东流。但是他顾不上伤心,立即重整旗鼓。

战后,泰国经济面临复苏,谢易初抓住一切商机,令正大庄重新开门营业。1948年,谢易初将商务理顺的正大庄交给弟弟谢少飞管理,自己返回故乡去完成计划多年的事业——创办颇具规模的选种农场。

随着菜子行的生意越做越兴隆,谢易初又在泰国南部和马来西亚开设了分店,并在气候与华南接近的泰国清迈购买土地开办正大蔬菜培植实验农场,使原来单一销售菜子的公司变成了培植、改良、经销蔬菜良种的经济联合体。这就是今天正大集团的前身。1953年,正大庄更名为“正大集团”,仍旧以经营菜子和农牧产品为主。

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谢易初给自己的4个儿子分别取名为谢正民、谢大民、谢中民、谢国民,中间几个字连起来就是“正大中国”。在四兄弟中,谢国民排行老四。早年,父亲为了让谢国民学习中文,送他回汕头念书。后来,他又到香港学习经济管理和商务。大学毕业后,谢国民回到泰国,没有立刻进入正大集团,而是被父亲安排到其他公司做事,积累从商的经验。

1963年,谢国民正式到父亲创办的正大集团任职。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吃苦勤奋,身上没有富家子弟常见的骄气,并且在工作中显露出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深谋善断的企业家气魄,给父亲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1968年,谢易初把正大集团的大权交给了谢国民,那一年,刚刚29岁的谢国民成了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掌舵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