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农牧巨子”谢国民危机中自救

潮汕商人胜过犹太商人 作者:嘉诚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里,产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没有发达、完备的产业经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资本市场就失去了依托,再繁荣也只是一堆泡沫而已。

长期以来,潮汕商人都喜欢踏踏实实做事。他们更侧重实业,喜欢把现金揣到兜里,这样才感觉安全。当然,他们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会利用资本撬动产业,把买卖做得足够大。

与之比较,犹太商人就不太一样了。通常,他们更喜欢投资活动,在金融方面做得十分到位。潮汕商人用“产业链竞争”做好国际化,胜过了犹太商人只在资本市场上玩弄数字游戏。

在产业链经营方面,谢国民颇有心得。作为知名的海外华商,其最大的经营特色是:全面经营,综合发展,科学管理,推行产、供、销一条龙主义。

谢国民领导的正大集团划分了六大业务:谷物事业群,饲料事业群,养猪事业群,家禽事业群,养虾事业群,动物健康事业群,肉品加工事业群,零售通路事业群。最重要的是,它们连贯在一起,彼此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谈到正大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在多元化、国际化方面的进展,谢国民侃侃而谈:“在易初莲花超市里,低廉的大陆农产品和特色鲜明的泰国农产品深受顾客欢迎。这是因为我们把中国广大农村作为采购基地,通过与中国农民的长期合作,使易初莲花采购到新鲜和越来越受欢迎的有机农产品,同时也为顾客提供了最质优价廉的商品。”

显然,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是实现多赢的最佳商业模式。在潮商眼里,目前的商业竞争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从“点”竞争到“链”竞争。

具体来说,就是产业链的竞争。与以往不同,今天的商业世界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各个运营商组成,分成上、中、下游多个参与者。而且,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客户所需要的良好的个性化内容和应用服务,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有效合作。

潮汕商人善于做产业链,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而它们是犹太商人不足,或者不具备的。

(1)潮汕商人有做产业的意识,犹太商人只是做生意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发展不断加快,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点”竞争,而是更多地并且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企业与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系统协同。潮汕商人意识到,伴随着国际化竞争的来临,产业链竞争在所难免。于是,他们自觉从“产业链”的角度思考问题。

犹太商人从来都是用做生意的思维考虑问题,先考虑眼前是否有利可图,然后再考虑长远的盈利预期,进而决定是否投资。他们缺少潮汕商人做大产业的那种思维,容易丧失一些宝贵的发展机会。

(2)潮汕商人一开始就从事国际贸易,犹太商人最初只是小商贩

早年,由于商业活动的内部回旋余地很小,潮汕人开始转向大海,萌发了发展对外贸易的意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濒临大海的潮汕人,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学会了贩鱼、贩盐等最基本的谋生技能,也在生产中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到了宋代,潮汕地区制造的红头船开始出名,纵横海上,潮汕商人也走遍了江南海北。

犹太商人受生活所迫,最初像阿拉伯人一样,从事商品贩运的生意。也就是说,他们大多从事商品的买卖,并从中积累经商的经验。直到后来,他们善于投资赚钱,才转向商业资本运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