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张口闭嘴的学问 作者:忠实


美国南北战争曾经陷入一个困难的境地,当时身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心中有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把他的一位老朋友请到白宫,并和这位老朋友谈了好几个小时。他谈到了发表一篇解放黑奴宣言是否可行的问题。林肯一一检讨了这一行动的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然后把一些来信和报纸上的文章念出来,指出在这当中有些人怪他不解放黑奴,有些人则因为怕他解放黑奴而谩骂他。在讲了数小时后,林肯跟这位老朋友握握手,甚至没问他的看法,就把他送走了。

这位朋友后来回忆说:当时林肯一个人说个不停,这似乎使他的思绪逐渐清晰起来。并且,林肯在说过这些话后,心情似乎舒畅多了。

当时遇到巨大麻烦的林肯,不是需要别人给他忠告,而只是需要一位友善的、具有同情心的听众,以便减缓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解脱思想上的极度苦闷。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倾听可以减除他人的压力,帮助他人理清思绪。倾听对方的任何一种意见或议论都是对他的尊重,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倾听别人的谈话,不仅是维系人际关系,保持友谊的最有效的方法,更是解决冲突、矛盾和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

然而倾听并不局限于“静听”,如果听者不知如何激发说者的热情,没有给予及时而恰当的回馈,表现得不像是钟子期,倒像是一头笨牛,纵使倾听的时间再长,也不会被当成知音。

听人说话,首先要用心。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要懂得去欣赏。在感到厌烦之前先想一想,人们肯去看天看云看沙漠草原,人们肯去听风听雨听潮声鸥鸣,为什么就不肯去看人和听人呢?听,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心不到,满耳都是噪音。

其次要用脑,像一个善于思考的侦探那样分析对方所说的话,判断对方真正想要说的是什么,他想要什么、回避了什么,何时是真情流露,何时是欲言又止。笨人当不了好听众,因为语言是智力产品。美妙的音符常在弦外,因此牛听不懂琴声,若将其视为喂草料的信号,那不是糟蹋了音乐吗?

第三要用情。同样一句话,伴以不同的表情就会表达不同的含义,说者用语言,但同时也在用表情、声调、手势去诉说。听者无言,但他的目光、表情却反馈了他的某些想法。好的听众应该是个积极的参与者,用他脸上的表情去影响交流的过程。

最后还要用嘴。听者有嘴,当然也有说话的权利。插话抢话固然令说者不喜,但话若恰当,不但不会令人生厌,反而能提高说者的谈话兴致。这种话有三类:

(1)赞同,如“对”,“确实如此”,“你说得太好”,“太精彩了”等。

(2)概括,用简短的话概括出说者的中心话题,既能表示听者理解了,也能使说者的思想得以突显和升华。着名主持人崔永元深谙此道,是一名光芒四射、颇具魅力的听者。

(3)提问,既能问出其他听众疑而欲知的问题,又能引出说者的得意之言。如果问题离题太远、答者已明确说过或触犯了说者的禁忌,那还是不问为佳。

想要学会恭维的艺术吗?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