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时常邀朋友来家坐坐

张口闭嘴的学问 作者:忠实


有些人常有客人来访,有些人却是除非有相当重要的事,否则不会有客人来访。前者不用说是交友广泛,后者则是人缘不佳。现代人都是白天为了工作奔波,要拜访朋友只能利用晚上,而且还得在不打扰对方的原则之下。于是,星期假日,逢年过节就是朋友互相往来拜访的最佳时机。

真正的朋友相交,到了某一种程度,一定会想了解对方的家庭生活与家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展到私下接触才算是深交,人只有在私生活中才会表现出真实的性格。人在面临紧急状况时,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或所发挥出来的潜力,是隐藏在私生活中的。

虽然在酒吧或夜总会中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私生活的态度,但这与居家生活又不同。居家生活的表现可说是最真实的本性表现。所以,在彼此产生亲近感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进一步想要拜访对方家庭的希望。

在与朋友交往时,要诚心地欢迎对方来家里坐坐。不仅要诚心欢迎,更要主动邀请对方到家里。如果认为访客会打扰自己的私生活,那就不能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拜访人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该带什么礼物、该准备哪些事,这些都很麻烦。然而,有些人的家里还是聚集了许多访客,究竟这些宾客满堂的人,他们的魅力在哪里?

让人感到可以轻松愉快地来访,看到主人的脸就让人觉得安心不少,不知不觉中获益良多,让人感到温馨无比等都是吸引他人来访的魅力。不只是主人一个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吸引访客的关键人物。

没有朋友来访对一个社会人而言真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别忘了,没有朋友愿意上门拜访是件羞耻的事,努力地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吧!

人际关系是有“舍”才有“得”

有位在商界上颇有成就的商人曾经说过,要建立良好、广阔的人际关系,必须运用“舍得”的观念,也就是,有“舍”才有“得”,不“舍”而想“得”,那种人际关系是相当有限的。

为什么要先“舍”呢?

人基本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任何事都先想到“我”,因此有时便会想:某人为什么不先对“我”打招呼?某人为什么不请“我”吃饭,而要请别人?某人为什么不寄生日卡给“我”?某人为什么和“我”有距离?

你这样想,别人同样也是这样想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把“得”放在心上,挂在眼前,如果双方都不愿意先“舍”,那么这份关系便不可能展开!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主动出击,先去满足对方的自我,为双方关系的建立踏出第一步呢?

“主动出击”就是“舍”的第一个步骤,也就是先“舍”掉你的矜持,“舍”掉你的武装,向对方展露和平的姿态。

接下来就要有实际的做法了。

普通的日常寒暄和打招呼看来没什么,但如果能在普通谈话中加入对对方的关心,那么这人际关系便会慢慢发酵。当然,你的关心不可带有刺探的意味,否则会引起对方的警戒。借题发挥最好,例如从工作谈起,再扩展到家庭、休闲,慢慢地打开对方的心窗。

光是这样还不够,因为这只能让你建立一份普通的人际关系,你必须再有所行动,才能巩固这来之不易的人际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