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读不好书(4)

你在为谁读书 作者:刘江川


 消极的家庭因素——?父母从不过问我的学习

学生之所以读不好书,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跟家庭影响也有很大关系。

我是一名初二学生。初一的时候我的成绩特别好,在班上属于上等,后来因为生病耽误了一段课程,成绩下滑严重,理科拖后腿,一直赶不上来。到初二时理科好了许多,文科又落下了,小小的一次课堂测验,我认真准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竟然有一半答不上来。我越来越没有自信,总觉得自己太差了,怎么也赶不上了。我心里堵得难受,回到家里想跟父母谈心,可是他们连理都不理我。他们从来不管我,整天只知道赚钱,张口闭口就是炒股,我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他们连问都没问过。直到有一天,老师打电话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我的成绩已经退步到中下等了。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纪律等情况,一概不过问。有的学生家长,经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还有些家长,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犯了错误,比如不遵守学校纪律,半夜逃出学校到外面打电子游戏、上网、打架斗殴等,学校通知家长共同配合教育子女时,他们也以种种借口推脱,完全不把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放在心上。所以,这些学生心里难免会想,连父母都不关心我了,在学校表现好与不好一个样,那努力学习还有什么意思。

有这样的父母的学生,也不必过于焦虑。我们不妨往好的方面想,父母不过问你的学习,恰恰给了你许多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培养你的独立性。至少在学习上,父母不会给你施加太多压力,这是许多同龄人心中向往却得不到的。

心中有苦恼,若不能说与父母,也不要闷在心里,生活中总还有可以倾诉的人。性格再孤僻的人,也会有一两个亲密的朋友,把烦恼告诉朋友,可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另外,可以告诉你信得过的老师,让他和你的父母沟通一下,共同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

再者,我们也要理解父母,他们整天忙碌,赚钱,多半是为了全家能够更好地生活,更多的是为你着想,为你的前途铺路。其实他们心里是关心你的,只是表达关心的方式不当。有时候是因为对你过于放心,就少了一些唠叨,从而让你感觉被忽视了。你可以想一些办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比如,可以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成作文,放在他们最容易发现的地方,找个机会让他们看到。孩子作文里写的真心话,多半会打动父母。

父母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我们身为子女,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也是不容易马上做到的。有这种家庭问题的学生,应该尽量从心理上克服家庭对学习的影响,耐心地寻找与父母沟通的办法。  

家庭不和谐让我无心学习

我出生在一个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常常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但他们吵架后又会很快“和好”。我知道他们很快“和好”的原因,他们是怕影响我学习,不让我分心。所以我在他们面前总是表现得若无其事,让他们觉得我心无杂念。可是,我内心的感受又有谁知道呢?每当他们吵架的时候,我的心都如刀绞一般,事后便无心学习。就这样,我的成绩开始一天一天地下滑,我再也找不回原来的自信了。

有这样的家庭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父母的感情问题,不是我们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世上总有些事是我们不愿意但又必须面对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坚强的性格,做好随时接受任何打击的准备。父母的问题,他们早晚自有解决的办法,生活总要继续下去,我们再烦恼都是没有用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父母两人之间怎样,他们都是关心你的,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你受到伤害。

所以,你只有坚持努力学习,不让成绩下滑,才可以让他们放心。你帮他们减少了心理上的烦恼,或许就能缓解他们感情上的危机。

小辉是一名初一学生,在一次期中考试中,他各门功课的成绩都不及格,其中数学只考了4 分。小辉应该说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因为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他的电脑水平也让老师赞叹不已。

但是,小辉就是不喜欢学习,数学考试得了4 分,实在令数学老师不解。而且,小辉的考试成绩使他们班级的总分名次受到了巨大影响,这也着实让班主任感到头疼。

为此,班主任经常对小辉进行个别教育、引导。但是,不管老师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耐心地指导,小辉的反应总是非常冷淡。他向老师表示,自己只要能混到初中毕业就行了,他的父亲就是这样要求他的。

班主任与小辉的父母取得联系之后,得知小辉的父母亲已经离异多年,而且他们各自已经有了新的家庭。小辉的父母对小辉的学习从来不过问,也不关心他每天都在做什么。小辉在父亲家住一段时间,再去母亲家住一段时间,这样往返于两个家庭之间,从来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于小辉来说,家只是个吃饭和睡觉的地方而已。因为自己学习不好,常常惹父母生气,每次考试之后,母亲总是严厉指责他不可救药,而父亲则经常对他进行体罚。

于是,班主任希望与小辉的父母面谈一下,反馈一下小辉的学习情况,讨论一下他未来的发展问题。但是小辉的父母都表示自己工作太忙,回避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

有小辉这样的家庭的学生,往往对父母有逆反心理,假如发现自己考试成绩不好可以让父母不高兴,他自己就觉得非常舒服,因而故意不努力学习。

我们常把一个家庭关系比作三角形。良好的家庭关系是类似于一个等腰三角形,父母构成这个三角形的底边,孩子则是三角形的顶点,顶点到达底边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而在现在的许多家庭里,这种三角关系已经出现了“扭曲”。

有这样的家庭的学生要认识到,既然有些事情已经发生,并且难以改变,那么我们不妨学着去适应这种现状。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而且,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的,即便拥有美满的家庭,父母也不可能陪伴我们行走一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