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情商胜过高智商》第三章(3)

高情商胜过高智商 作者:赵霞莉


 第三节 八面玲珑让人魅力无穷

“八面玲珑”一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也就是说,当我们说一个人八面玲珑时,通常是指他有着高明的人际交往能力。南宋词人夏元鼎写了一首《满庭芳》,其中就有这么一句:“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元朝诗人马熙在《开窗看雨》一诗中也提到:

“八面玲珑得月多。”由此可见,拥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与人交往时出现的各方面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你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益处,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能令他人与你交往时感觉轻松自在,实在是一举两得。

《红楼梦》里面的薛宝钗,就是八面玲珑的典型代表。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懂得做人和处世,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在贾府这个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薛宝钗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可谓是高手中的高手。她作为一个外来人,却能与府内各方面的人(上至贾府的当权者贾母,下至府里的小丫头们,甚至连一向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都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人际关系。贾母赞她“稳重和平”;连一向刻薄的赵姨娘也夸她“展洋大方”;那些小丫头们,也都喜欢和她亲近。宝钗那高超的交际能力,使得她广结善缘,得尽贾府人心。相对于满腹才华却孤芳自赏、尖酸刻薄的林黛玉而言,宝钗的行为举止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

宝钗之所以能做到八面玲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因为她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关注他人,懂得察言观色有一次,袭人想求史湘云帮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立刻阻止了袭人。因为宝钗有次与湘云谈话时,从她的只言片语中得知,湘云在家里一点也做不了主,经常做活做到三更天,生活得很累。值得一说的是,湘云是个比较“大条”的人,她总是把自己乐观、积极的一面展示在人前,而将那些不开心的事埋藏得很深。宝钗能根据湘云的语言和神色,察觉出湘云那不为人知的苦衷,可见她察言观色的能力有多高超。

若是现实中有个如此体贴又懂得察言观色的人,我们一定十分乐意与他交往。

宽容大度,稳重和平和黛玉爱耍小性子不同,宝钗几乎从不当面与人争执,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也正是如此,宝钗在贾府的人缘极佳。

有一次,宝玉说宝钗体态丰盈,很像杨贵妃。黛玉听到宝玉奚落宝钗时,心里十分得意。宝钗也听出了宝玉的意思,心里十分生气。但是,她还是忍住了内心的怒火,并没有翻脸。如果换做林黛玉,那非得大哭大闹一场不可。事实上也是如此,有一次,史湘云说大观园的戏子龄官长得有点像林黛玉,黛玉听后,立刻翻脸了,说湘云拿一个戏子与她相提并论,是在嘲笑自己。对此,湘云颇有感触,宽容大度的宝钗姐姐,实在比小心眼的黛玉要好相处得多啊。

还有一次,宝钗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却被宝玉下了逐客令。袭人在跟湘云讲述这件事时,是这么说的:“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来就走了。这回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什么样,哭得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阵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她恼了。

谁知过后还是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由此可见,宝钗着实是个管理情绪的高手,同时也十分宽容大度,不对他人的冒犯太过计较,针锋相对。这种敦厚随和的性格、坦荡宽大的胸襟,对一个人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大有裨益。

真诚助人,一视同仁有人说宝钗的善是一种伪善,只是为了讨好贾府的当权者罢了。其实不然。她虽有过讨好贾母和王夫人的举动,但那只是其中一方面。宝钗对待贾府中那些不得志的人,也是同样体贴关心的。

赵姨娘和她的儿子贾环在贾府是受尽白眼的,但是,宝钗待他们也是一视同仁。有一次,宝钗的哥哥薛蟠从南边回来,带回了很多礼物。宝钗将礼物一一送给了大观园里的人,连赵姨娘处也没落下。赵姨娘看见宝钗送来的东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她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她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她都想到了。

若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连阴  狠毒辣的赵姨娘都这样称赞宝钗了,可见宝钗的真诚助人令人十分感动。

家境贫寒的邢岫烟因缺钱而当了棉衣,碰巧当到了薛家的当铺。宝钗知道后,给了邢岫烟种种帮助,却十分保密,并不让人得知,以保全邢岫烟的面子。

香菱是薛蟠强行买来的丫鬟,身份低微。但是,宝钗得知香菱十分羡慕大观园的生活后,便趁薛蟠外出,找了个借口让香菱到大观园内与自己一同居住。宝钗还教给香菱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令香菱在大观园内度过了被拐十几年来最快乐、最安稳的一段日子。

即使是对大观园里的奴仆丫鬟,宝钗也能体贴他们起早睡晚、常年艰辛的苦境,想尽办法为他们谋划一点额外的收入……宝钗待人是真诚而一视同仁的。也正因为这一点,她获得了贾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称赞和喜爱。

心思细密,面面俱到若想拥有良好的人缘,就不能缺少缜密的心思。能够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微事情以及各类人的利益,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秘诀。宝钗就是因为有着缜密的心思,才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形象。

有一次,史湘云想为海棠社开社做东。宝钗考虑到湘云在家里的处境,怕做东所花的开销会引起她婶娘的抱怨,于是对她说:“既开社,便要做东。

虽然是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做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

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湘云听了这话后,觉得有理,也开始犹豫起来。接着,宝钗又说:“我倒有个主意。我  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得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一多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湘云开社做东这样细小的事,宝钗都能为她考虑得如此周全,怎能不令人叹服呢?

宝钗、探春、李纨三人受命共同管理大观园时,宝钗提出的管理建议,也充分体现了她缜密的心思。对于探春提出的“承包责任制”的管理制度,宝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你们只顾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案还没处投呢。让他们也沾带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的,他们就替你们照顾了。”也就是说,她觉得探春的管理模式虽好,但只能让少数人受益,而只有兼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减少实施管理政策的阻力。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建议:“承包者年终时拿出若干吊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这些园中的妈妈们。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利息,也是分内该沾的。”宝钗对探春提出的管理方式的补充和完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平衡人际关系,这样既维护了承包者的利益,又考虑到了其他人的利益,所谓一举两得。心思如此细密,考虑事情如此周全,宝钗的情商的确很高。5. 低调示人,以柔克刚宝钗深受贾府当权者的宠爱,却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为人低调,以德服人。在宝钗受命管理大观园时,她深知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因为作为管理者,要想理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必定免不了要讨一部分人的嫌。可是,宝钗却以极高的情商,成功化解了各种矛盾,令底下的人对她称赞有加。

和王熙凤的强硬高压、令人畏惧的方式不同,宝钗采取的是一种和风细雨、以德服人的管理模式。她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就对府内的被管理者说:“我本也不该管这事。就你们也知道,我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们太太又多病,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就是街坊邻居,也要帮个忙儿,何况是姨娘托我?讲不起众人嫌我。倘或我只顾沽名钓誉的,那时酒醉赌输,再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

宝钗一上台就将自己参与管理一事说成是身不由己、万般无奈的。这看似一种示弱,实际上却是一种高超的柔性管理技巧,不仅能赢得被管理者的理解和同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事实证明,宝钗在管理期间并未树敌,却也将大观园管理得井井有条。正是因为她的低调、她的德才,才使得众人对她的管理心服口服。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并不是争强好胜、凡事争风头就能赢得别人的欣赏和肯定,低调示人、以柔克刚才是培养好人缘的更佳方式。

通过分析薛宝钗所具备的情商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才能在生活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得月多。”——这句话的确显示了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