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赏识教育从尊重起步(2)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作者:王国锋


 尊重孩子的隐私

一天早上,已上初三的婷婷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想起昨晚的作业忘记放进书包里了,于是急忙往家跑。当她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看到妈妈正从自己房间里走出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表情。婷婷走进房间去拿作业,一推门就愣住了,她看到自己书桌的三个抽屉全部敞开着,自己的日记本、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贺卡乱七八糟地堆在桌子上。

婷婷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

没想到妈妈却比她还生气:“怎么了?我当妈妈的看看女儿的东西还有错吗?”

“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婷婷也毫不示弱。

“有什么允许不允许的?别忘了我是你妈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不以为然地说。

后来,婷婷把书桌上的抽屉都上了锁,就连日记本都换成了带锁的。

处于十四五岁花季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反感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而将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锁上呢?难道有什么不宜公开的秘密,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其实,这是他们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减少,独立意识慢慢变得强烈,成人化倾向明显,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也变得细腻起来,许多想法开始在内心翻腾,原先敞开的心扉开始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使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长辈不一致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明显减少,转而向“心爱的日记本”大量倾诉内心的“秘密”,或者在信件中诉说内心的感受。

当然,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并不全是正确的,但毕竟这是孩子成长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说心里话、有事瞒着自己或给抽屉上锁而心急、焦虑,更不要采取“偷看”之类的方法;否则,就会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自尊心强,很难忍受别人的误解和偏见。试着去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闲聊,加强家庭内部民主、温馨的气氛,才是减少子女对日记本的“感情依赖”、鼓励他们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的好方法。

当然,有许多父母其实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翻看孩子日记的——知道翻看日记本是不妥的,但又无可奈何,生怕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坏了”。对此,父母应该注重平时的交流,特别是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交流情感,循循善诱,让子女主动敞开心扉,这才是避免这种矛盾的最好办法了。

至于私拆孩子的信件,更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已经明文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不容侵犯,未经允许拆看他人信件,是违法的,不被允许的。

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世界”。

当你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赏识和尊重孩子时,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并信任你,从而把你当成好朋友。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向你谈起。

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和秘密呢?

用心了解,掌握孩子的蛛丝马迹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有可能在悄悄地腐蚀着孩子的心灵,比如孩子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学会抽烟喝酒,半夜外出甚至彻夜不归等。当孩子的品行出现不良的变化时,父母应及时观察和掌握孩子的这些心理动态的蛛丝马迹,以利于进行正确的引导。

理解沟通,尊重孩子的自尊和自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如写的日记和书信,与同学交往和谈话的内容,都不愿向父母透露。这时的父母,可以经常主动找孩子交谈,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营造家庭中平等、民主、理解、宽松的和谐氛围,使孩子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子关系,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一来,孩子也就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

有的放矢,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尽管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但尚无健全的人生观,是非观念不强,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正值成长的心理危险期,所以在处理诸如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时,还不太可能把握好分寸,因此,父母在细心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掌握孩子内心隐秘的同时,要根据其性格、爱好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爱好、理想甚至异性朋友时,更应循循善诱,加以引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