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放眼世界,解密国外教育(2)

中国家长怎么这么难 作者:何文


美国人

15 年前,当我把10 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进那所离住处不远的小学时,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一样,终日忧心忡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这个学校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每天至少可以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孩子们没有教科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难免发慌。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让人感到“知识”在一天天地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让他如何去获得知识呢?一个学期过去了,我问儿子:“儿子,美国学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告诉我说:“自由!”

此时,我真怀念中国式的教育,似乎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总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至此,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去图书馆,不时还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我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敲着键盘,头也不抬地说:“完成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他如何能把握得住?

于是我严肃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连叫苦,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1 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几天过后,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让我想不到的是,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都有点儿发愣,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些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之后,儿子又是几天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我看着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做文章。几天后,儿子的文章完成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文章后面仍然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后来,儿子把老师批阅过的作业带了回来,我看见本子上写着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我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

我无言以对,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做的孩子,还有什么是他不敢断言的呢?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连串关于“二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这样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对待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找。看着12 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学古代史的样子,完全照年代和事件去死记硬背。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很轻松地在图书馆用电脑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子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教育。我发现,美国的教育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在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另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我不禁记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觉得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两种不同教育体制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画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所感受到的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茫然。

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觉到了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教育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