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父与子(3)

总开关 作者:吴修铭


2006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里见到了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虽然这次见面极为仓促,不过我还是抓紧时间问了他几个问题。

我说:“我一直想问你,麦金托什机为什么会是那个样子?苹果二代打开很容易,槽口以及其他类似的设计一应俱全,而且大家都可以随意编程。麦金托什机就要封闭得多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噢,”沃兹尼亚克说道,“这就要问乔布斯啦,这是他的主意。我造了苹果二代,而他造了麦金托什机。”

开始的时候,苹果公司的企业理念完全源自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苹果公司完全是另一位创建者史蒂夫·乔布斯企业理念的产物。乔布斯虽然依旧保持着他和沃兹尼亚克创造的创业者形象,不过自从20世纪80年代麦金托什机推向市场之后,苹果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并且在相继推出的iPod、iPhone和iPad的推动之下,在那条轨道上越走越远。

乔布斯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希望用唯一一种最佳方式来执行任务并展示结果,这使得他很像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或者是日本料理店里精心制作寿司的师傅。不难想见,像他这样的性格,在管理者的位子上自然会同时兼顾产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性能,这也是苹果公司的产品好用又好看的原因。不过,这样的理念同早期计算机产业、苹果二代电脑和互联网的基本原则是背道而驰的,有时甚至会危害到苹果公司本身。

正如沃兹尼亚克告诉我的,1984年推出的麦金托什机标志着苹果公司与他用苹果二代电脑实现的许多理念的背离。诚然,麦金托什机的发明就其本身来说不失为一种翻天覆地的革新,该电脑首次将“鼠标”和“桌面”作为重要元素加入大规模生产的计算机,实现了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在20世纪50年代时所设想的图景,结束了众多计算机实验室孜孜以求却不曾成功的相关研究。

最著名的要数施乐公司旗下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orporation,PARC)了,该中心在1975年的时候曾经制造出非常接近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机的一台计算机。苹果公司的另一种同类计算机“丽萨”也在麦金托什机同期问世,不过并没能打开销路。然而,麦金托什机无条件地交出了沃兹尼亚克倡导的开放原则,这一点任何人一瞥便知:主机罩不见了,使用者再也不能轻松地打开机箱来检视内部结构了。而且,一般只有苹果公司的产品或者经苹果公司认可的产品方可在麦金托什机上使用,不管是在系统中运行的软件还是插入式的外围设备。到现在,苹果公司还是拒绝授权其他公司的产品运行苹果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像戴尔这样的公司根本无法制造出能够兼容麦金托什系统的计算机。如果苹果公司的用户想要加装包括激光打印机和各种软件在内的任何配置,他都必须去苹果公司的专卖店购买。如此一来,苹果公司永远是麦金托什机可能的形制的最终裁定者,这跟当初的AT&T公司对于电话系统的连接设备保留独家审定权何其相似。因此,通过麦金托什机的问世,苹果公司同时实现了巨大的革新和完全的倒退。乔布斯所采用的设计原则与好莱坞电影公司、西奥多·韦尔的AT&T公司和任何其他向往完善体系的机构的工作理念如出一辙。他创造了这种代表行业整合的产品,并将主动权紧握在自己手中。麦金托什机的潜台词是,如果你想要得到完美的使用体验,那就为此放弃一点小小的自由吧。而苹果公司为此而在发明和推广上多费一些周章也是在所不惜的。《撬开苹果》(Inside Steves Brain)的作者利安德·卡尼(Leander Kahney)将乔布斯的工作方法描述为“毫不手软地控制自己的员工、自己的形象,甚至是自己的客户”,而目的就是能够“毫不手软地控制自己的产品和这些产品的使用方式”。

麦金托什机成为苹果公司的主力产品之后,沃兹尼亚克就完全失去了他对苹果公司的企业理念和产品设计曾经拥有的控制权。然而,最直接的原因却跟公司业务和理念没什么关系。1981年,他驾驶比奇公司制造的“财源”号飞机在斯科茨谷地起飞后发生坠机事件,坠机的地点挨近圣弗朗西斯科的海湾地区。他的脑部受到损伤,引起了包括逆行性遗忘症在内的一些比较严重的暂时性认知困难。他向苹果公司告了假,等他回来的时候,甚至在他受伤之前就已暗流涌动的权力倾轧已经奠定了无法改变的局势。最终的结局就是这个“另外的史蒂夫”只能永远地靠边站了,而远比他更有野心的乔布斯则登上了权力的顶点,用他的理念来统治苹果公司。

就像所有集中管理的体系一样,乔布斯治下的苹果公司确实有其优点,就算是那些对该公司企业理念嗤之以鼻的人,看到他们的产品也不得不心生爱慕。事实是,为了追求尽善尽美而进行集中管理的体系确实能够制造出了不起的计算机,就像任何其他严格控制进程,甚至控制消费者行为的产品能够带来高雅的美学享受一样,法国美食是如此,德国汽车也是如此。要是说到产品性能,乔布斯也足可自夸。从麦金托什机开始,苹果公司推出的各种产品往往都要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好用,更能让消费者满意。

可是集中管理的体系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消费者是这样,对苹果公司同样如此。虽然乔布斯制造出了许多的漂亮玩意儿,他封闭麦金托什机的决策却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比尔·盖茨全球首富的地位。我们当然不能说其中不存在其他原因,不过苹果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封闭的产品设计原则,这确实使得微软公司和IBM公司各类个人电脑有机可乘。他们不过是将麦机托什机和苹果二代的优点相结合,以此为基础制造各种软件和硬件,却在某种程度上征服了计算机产业。虽然Windows操作系统根本不如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那么先进和精致,但是它具有后者无法比拟的优势。Windows系统可以在任何电脑上安装使用,几乎可以支持所有类型的软件和包括打印机、调制解调器在内的能够想到的一切硬件。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Windows操作系统才刚问世,就夺走了由苹果公司开拓的计算机市场,而其大部分的设计理念都是建立在苹果公司开创的理念基础之上的。

很多人认为,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产业寓言就是IBM公司用个人电脑、微软公司用Windows操作系统击败了苹果公司相关产品所获得的胜利,他们觉得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开放必将战胜封闭”。也就是说,沃兹尼亚克一开始的做法并没有错。1985年,在董事会的政变中,乔布斯被迫离开了苹果公司,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苹果公司其实是脱离乔布斯的控制的。然而,离开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也不会认同开放的优越性,他还是推崇封闭,只是觉得自己还没能把封闭做到尽善尽美。离开十多年之后,史蒂夫·乔布斯重新执掌自己所建立的公司,他要向世界证明,他的理念才是正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