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是阴谋的阴谋(1)

资本杀 作者:虞将杰


 

凡事都有因果,次贷危机也不是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的。当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当起了经济学专家,开始跟美国人一起找原因。2008年,美国《时代》杂志的读者投票评选出25个最应该对次贷危机负责的人物。这份名单中的人物上至美国总统,下至美国普通消费者,中间包括银行高管以及天天喊房价要涨的经济学家。美国人甚至还拉了一个外国人放在这份名单上,那就是中国的温家宝总理,理由是人民币不升值和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诱发因素。然而无论是银行集团的阴谋也好,还是投资者的贪婪也好,导致这场危机的所有因素其实是在过去十几年中慢慢积累并不断发酵的。我们要拨开浮云,寻找神马。

1.  资本浓情,政治蜜意

1990年,在高盛银行工作了24年的鲁宾被提升为联合主席(Co-Chairman),和另一位联合主席史蒂芬·弗里曼共同成为高盛新一代的掌门人。然而这次职位的提升并没有让鲁宾感到轻松。高盛在经历1986年美国经济下滑和1987年美国股市暴跌之后,和当时其他美国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与此同时,高盛的高级合伙人罗伯特·弗里曼因涉嫌内部交易于1985年被逮捕,这让高盛的名声和信誉遭受重大打击,融资也变得更加困难。所以鲁宾上任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到处找钱,以防公司的资金链出现断裂。

1990年高盛银行还只是一个私有公司,几个重要家族瓜分了高盛公司的股份。早在1986年的时候,曾有人提出让高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但是这个提议遭到当时高盛总裁约翰·韦恩伯格为首的公司股东的否决。他们担心高盛一旦上市,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就会减弱。此外公司一旦上市,就必须按照法律公布相应的公司交易信息,而这些大股东都不愿意这样做。

于是,高盛把目光对准了金融机构的横向联合,但是这一条操作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①),即《1933年银行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必须分离。所谓商业银行,即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银行,这些银行资金涉及公众利益。为了规避风险,美国国会禁止银行拿储户的钱去做投资,因此作为投资银行的高盛也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1956年,美国国会又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法案》,禁止总部设在一个州的银行并购总部设在另外一个州的银行,同时还禁止银行从事其他跟银行无关的业务。这些法案都成了高盛找钱路上的绊脚石。

但是这块绊脚石必须清理掉,“否则我们就是等死”,美国银行业协会的官员曾这样说道。

199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这是任何美国人寻求突破的好时机。高盛银行和美国整个银行业也开始行动了。1991年,鲁宾花重金请来纽约政治公关公司老板戴维·德怀尔,在戴维·德怀尔的牵线搭桥下,鲁宾从1991年开始密集地和重要的政治人物会面,商讨美国1992年总统大选事宜。1991年6月,鲁宾在纽约举行了一个私人饭局。很多民主党的大佬出现在这个饭局上,其中包括当时的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这是鲁宾第一次碰到克林顿,在三个多小时的晚宴中,他们讨论了美国政治经济等的一系列问题,初次见面,克林顿给鲁宾的印象是“非常棒,并且十分善于倾听和交谈”。

克林顿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在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之后,克林顿返回老家。他先是在阿肯色大学教书,之后开始走上从政的道路,并在1978年当上了阿肯色州州长。到了1991年,克林顿已经当了13年的阿肯色州州长,作为美国政坛的新生力量,克林顿开始考虑竞选总统。

不过克林顿也知道他能够使用的政治资源十分有限。阿肯色是美国人口只有两百多万的南方小州,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影响力。而克林顿本人既不是豪门出身,又没有自己的商业地盘,并且长期以来一直待在阿肯色,远离美国的核心政治圈华盛顿。因此,当克林顿有了竞选总统的想法之后,便开始频繁地穿梭于鲁宾这样的饭局,以求寻找各路大腕的支持。

鲁宾和克林顿一个寻找政治靠山,一个寻找经济后援,那次饭局让他们找到了利益的交集,两人一拍即合,成了好哥们儿。1992年5月,克林顿正式宣布竞选美国总统,鲁宾果断地把赌注投在46岁的克林顿身上。当月,克林顿把自己的重要支持者召集到小石城,组建选举班子并讨论竞选策略。在这次会议上,鲁宾和高盛银行的另外两位高级合伙人肯·布罗德、巴利亚·维哥摩尔以及黑石集团(Blackstone)副总裁罗格·阿尔特曼等人一起进入克林顿的竞选班底,共同出任克林顿的经济政策顾问。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这些金融业的高管们开始频繁地往来于纽约和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之间,为克林顿出谋划策。除了提供经济政策咨询,竞选团队的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为克林顿筹集竞选资金。1992年的美国大选中,鲁宾本人向克林顿和他所在的民主党提供了27.5万美元的捐款,高盛公司的员工向克林顿共捐出10万美元,此外高盛又通过社会募捐为克林顿筹得100万美元的资金。整个金融行业为克林顿募集的资金在所有行业中位列第二,所有的这些资金都用于克林顿的竞选活动,为克林顿造势。

1992年11月3日,是美国大选结果揭晓的日子。11月2日,鲁宾从纽约飞到小石城,整个晚上都陪在克林顿全家身边,共同等待着结果。最后,克林顿击败寻求连任的老布什,当选美国第42届总统。在小石城的一片欢呼声中,鲁宾也露出了笑容。他知道,高盛和美国银行业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