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是阴谋的阴谋(2)

资本杀 作者:虞将杰


 

克林顿当上总统后,第一件事情是组建自己的执政班底。在鲁宾的建议下,资深参议员罗伊德·本特森被任命为美国财政部长(罗伊德·本特森曾在金融业工作17年,经营家族企业Lincoln Consolidated公司,是鲁宾商业圈内的好友),黑石集团副总裁罗格·阿尔特曼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而鲁宾本人则出任智囊性质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主任。

不过新任命的财政部长罗伊德·本特森官运不济。按照美国的法律,在他辞去参议员出任财政部长之后,他所在的得克萨斯州应在1994年的中期选举中补选美国国会的参议员代表。在这次选举中,这个参议院的席位被共和党人抢走了。克林顿和罗伊德·本特森所在的民主党就怪罪到克林顿身上,说他误判得克萨斯的政治行情,不应该任命罗伊德·本特森当财政部长,否则民主党在国会的这个席位也不会失去。最后,罗伊德·本特森成为牺牲品,在当了一年多的财政部长之后,于1994年12月辞职。罗伊德·本特森的辞职为克林顿内阁腾出一个含金量十足的位置,克林顿立即任命鲁宾为美国财政部长。

1995年美国新任财长鲁宾上台伊始,就立即着手解除对金融行业的管制,美国金融业的鲁宾年代开始了。他首先说服克林顿总统,开放金融市场有多么重要。作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并没有太多金融行业的经验,他的财经政策主要依赖于财政部长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相当于中国的央行行长)这两个人。而在金融业开放这个问题上,当时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与鲁宾的观点空前的一致。

接着,鲁宾开始到国会去做议员的思想工作,他告诉国会的议员“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在当时有意义,但是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时代不同了,我们必须修改这个法案”,“如果国会继续严格管制美国金融业,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会减弱”。

当鲁宾在美国国会演讲的同时,美国的金融机构也在外围配合。1997年—1998年这一年度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共花了8500万美元用于游说和政治捐款,这些钱大部分砸向了国会中担任最关键的银行委员会(Banking  Committee)的议员。格雷姆——时任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手中握有与银行相关的法案何时讨论、何时投票的大权——该年度从保险、证券和银行行业分别获得了49万、76万和40万美元的政治捐款。格雷姆也因此成为国会中银行业开放的重要推动人物。

在鲁宾和金融机构的里应外合之下,试图取代《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打破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藩篱的《金融服务竞争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Competition Act)于1997年被提交到美国国会进行讨论。但是国会议员在消费者隐私保护等条款上未能达成一致,这个法案没有被通过。

这对鲁宾和美国金融机构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法案被否决后,鲁宾和格林斯潘继续去国会督促议员在银行业开放问题上达成共识。而金融机构继续加大政治投资,1998年—1999年,美国国会换届,他们的机会又来了。这一年度,美国金融机构花在政治投资上的资金高达1.5亿美元。在议员选举中,他们不惜血本向有前途的国会议员候选人投资。比如查理斯·舒曼,作为金融行业最为密集的纽约州候选人,宣布参加当年的议员选举;证券业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向他捐了128万美元,最后成功地把查理斯·舒曼送进美国国会。

而已经不耐烦的银行甚至直接无视美国的法律而先行一步。1998年,花旗公司和美国旅行者保险公司(Traveler)宣布合并,新合并的花旗集团资产高达7000亿美元,成了横跨银行、保险、证券等多领域的金融巨头。按照美国当时的法律,这个新成立的公司虽然不合法规,但是可以临时运行两年,直至国会对这个合并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判决为止。市场普遍认为花旗和旅行者的合并行为是在向国会施压。花旗银行甚至还倒打一耙,以在金融开放议题上不作为为理由,指责美国国会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下,并挑唆民众说美国纳税人的钱白养了一群无用官僚。

而一些主张金融业开放的国会议员,比如阿尔弗斯·达玛特,也直接替花旗撑腰,说这样的合并行为不存在任何问题,花旗集团应该大胆地往前走。而阿尔弗斯·达玛特本人同样也是金融行业重点赞助对象。早在1992年他竞选议员的时候,金融业就为他提供114万美元的捐助。而1998年这一年,阿尔弗斯·达玛特接受保险行业42万美元的捐款,这个数目在当年所有国会议员中排名第一。

只要舍得花钱,只要用心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到每一个国会议员的身上,并且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美国国会山的山头也是能够翻过去的。1999年5月6日,美国参议院最终以54对43票通过了美国国会银行委员会主席格雷姆等人主导的《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7月1日,这个法案以343∶86在美国众议院同样获得了多数支持。过去六十多年来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管制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扔进垃圾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从此可以像自由恋爱一样结合到金融机构当中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巨额资金也可以哗啦啦地进入金融投资领域。这个法案在华尔街引来一片欢呼声,金融行业从此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新时代。

《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后,鲁宾立即辞去美国财政部长一职。法案在参议院通过的第二天,也就是1999年7月2日,鲁宾正式卸任美国财政部长。一切都是那么的天衣无缝,他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

鲁宾辞职之后,他在美国财政部长期培养的政治亲信劳伦斯(鲁宾在1995年出任财政部长后将其提拔为财政部副部长)接任美国财政部长一职,以保证鲁宾的胜利果实继续留在自己人的手中。鲁宾本人则再次进入金融行业,担任花旗银行高级顾问一职。在接下去的8年里,这份只挂名不干活儿的高级顾问工作让鲁宾获得了1.28亿美元的收入。他获得了他的奖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