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报恩

与世界对话 作者:郭亮


谁不曾有梦想?明了这个命题,就等于对自己的前半生烟雨重新确认。当俞敏洪看到年轻人的时候,他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也曾那样年轻,而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他也真心希望每个有梦想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对于物质,他已经无所求,他深知,自己的事业发展得益于这个时代,得益于所处的社会和人群。他懂得如何去报恩。

一个人的成功终究落寞,在别人为追寻梦想磕磕绊绊时,如果能伸出援手,也是一种人生快意。

坊间流传,俞敏洪挣钱很有本事,可是更厉害的是他赔钱的本事,而且赔钱还赔得乐呵呵的,这本事不一般。

俞敏洪的数学差,绝对超出你的想象。有人戏言:“俞敏洪的数学差到认为1/2加上1/3等于2/5,和美国中学生差不多。”在数学水平这样差的老板手下干活,大家就像在走钢丝一样,不知道发工资那天俞敏洪会不会算出大错。

像爱因斯坦五音不全却有个天才的物理脑袋一样,俞敏洪的数学水平太差,以至于上苍给了他众多人文关怀。俞敏洪不会算数字账,但很能算社会效益,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做大后回报社会的责任。

2001年7月,俞敏洪和徐小平到扬州市洽谈开办双语学校的事。扬州市的领导准备了几个儿童节目给俞敏洪了解情况,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舞蹈《黄河船夫曲》,几个孩子跪在地上,模仿船夫在惊涛骇浪中挣扎奋斗的情景。

看着节目,别人鼓掌,俞敏洪心里流泪。新东方每年都捐款修建学校,但中国有多少孩子还不能读书,为了有一口饭吃,只能跪在地上出卖劳力?区区几所学校,又能为那些在贫苦生活中挣扎的孩子做多少事情?

2002年,俞敏洪组织了一个为时两个多月的“希望之光”活动,带着新东方顶级名师组成的讲师团,浩浩荡荡奔赴西部,给15个省和自治区的30余所院校,近15万名大专院校的学生开免费的英语培训讲座,掀起了一次学英语的狂潮。

对于公益活动,俞敏洪做得很起劲,比挣钱还精神,一把一把的钱往外倒,倒得比谁都快——“青春学习行动”全国巡讲、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讲座、兴建“新东方希望小学”、抗“非典”捐助、对贵州毕节的“教育扶贫”……

新东方越办越大,银子哗哗地入账,俞敏洪也越来越大胆,大笔一挥,无比豪爽:频繁地在各高校开免费讲座;住宿班学生自己踢球踢断腿,新东方出医药费;有一两个班招生不足,培训班照开;投资2亿元创办扬州外国语学校;向资深教师和员工出让公司原始股票……

看着是怎么赔钱怎么花,但俞敏洪的慈善之举也为新东方扩大了影响力,树立了好形象,不仅名利双收,还做了好事,三全其美,人生至乐。

捐资助学固然是慈善行为,但慈善行为要泽及更多的人,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而不只是一两个富人的努力。

慈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财富,并不是奋斗的最终目标。慈善应该成为一种责任,正如那首传遍大江南北的《爱的奉献》中所唱:“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