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人无完人:俞敏洪的“阿喀琉斯之踵”(2)

与世界对话 作者:郭亮


俞敏洪由一个自尊心很强、个性坚忍顽强的少年,在历次挫折与失败的洗礼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名挥斥方遒的将帅,跃马扬鞭,带领浩浩荡荡的新东方大军,在教育培训上驰骋。

俞敏洪也有如“水”的性格,柔韧有余,刚性不足。在需要决断之时,他总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瞻前顾后地想要兼顾各方利益。加上他那帮“自命不凡”的精英同伴,每次新东方面临重大决策时,大家都要先开一个会议,争争吵吵几天才肯罢休,像一场闹剧。

不知是不是善良的缘故,俞敏洪在大事面前总是犹疑不定,担心惹了这个,又害怕对不起那个。新东方从“诸侯割据”改成股份制的过程,正是俞敏洪备受煎熬之时。

老太太听到要把学校给分了,大哭大闹,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半年不理睬俞敏洪。这边新东方的小股东和高层又闹出了信任危机,还把矛盾公开化。不管是私下里还是公开场合,他们批评俞敏洪,甚至威胁要分了预收款,最后把俞敏洪踹出了“CEO联席会议”才肯罢休。俞敏洪“众叛亲离”,两边不讨好,欲哭无泪。

但俞敏洪并不认为是自己的性格原因拖累了新东方,“从做新东方开始到现在,如果说我只体现个性软弱的一面,那新东方肯定做不到今天;但是,如果我是以一种非常强硬的姿态出现在新东方人的面前,那新东方早就散架了。”

新东方的管理层是一个由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英团体,他们不仅要求物质上的利益,还寻求精神上的支柱。知识分子的毛病就是太要强,俞敏洪不小心就会被人扣上“伤自尊”的罪名,言语间需特别留意。北大毕业的员工拿出“北大精神”滋养的人文主义,要求自由、民主,还拉上西方的启蒙思想;耶鲁毕业的员工掏出“耶鲁精神”滋养的理性主义,讲求科学、理性,像匕首一样锋利。大家只顾着批判俞敏洪,毫不给他留面子。

虽然俞敏洪意识到了强硬可能给新东方带来的威胁,但新东方在必要之时也需要一点独裁。对于威胁到新东方前途的大事,俞敏洪需要当机立断,在兄弟情义和个人事业中权衡轻重。

“友谊永远战胜不了利益。”这句话是徐小平说的。在与徐小平争夺董事会席位的时候,俞敏洪终于拿出了他的魄力,保住了新东方的利益。

软弱使人不强硬,也更容易让人宽容。俞敏洪的包容避免了新东方在一群精英的争执不休中乱成一团,让新东方这辆马车在摇摇晃晃中继续往前迈进,冲过茫茫黑夜,终于在纽约的钟声里散发其成功上市的光芒,驱散了迷茫、犹豫和争吵。在“外国人的钱”与“中国人的教育”之间,俞敏洪仍在探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