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龙的民间风俗(1)

龙年说龙 作者:公隋


 

民间风俗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而关于龙的民间风俗却因为“龙的传人”的称谓而尤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讲出一两个关于龙的风俗的典故,这是一种民族自豪,也是一种文化的修养。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有这样一首诗:“二月二,春正晓,掌腰相劝吃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二月二日,是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民谣说“二月二龙抬头”,因为农历二月初二已到惊蛰节气,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抬头升天。

实际上,据科学家考证,民俗所谓“龙抬头”,与古天文学有关。我国古代以二十八宿星名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的变化,其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为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被称为东方苍龙),且有宿处于室女座,有二星正好像龙的角一样。每当农历二月春分以后,黄昏时此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形象地称为“龙抬头”。

在民间,“龙抬头”来自一个很凄美的传说:

相传武则天篡夺了唐室江山,改国号周,自封为大周武皇帝。天上的玉皇大帝闻之大怒,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不准向人间降雨。

这下可苦了老百姓,连年大旱,禾苗枯焦,大地龟裂,处处冒白烟。天上的小白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它不顾玉帝的圣旨,兴风积云,刹那间下了一场倾盆大雨,解除了旱情。

却说这条小白龙,曾因行雨救民,得罪了玉帝,被贬到凡间受罪,变成一匹白马,驮着唐僧上西天取经,经历了重重磨难。事毕,天帝念它取经有功,将它重新召回天河。这次,它又公然违抗圣旨,玉帝盛怒之下,又把它贬下凡尘,压在太白金星拂尘所化的一座山下,并在山脚下立一石碑,刻下谕旨:“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殿,金豆开花方可归。”

人们这才知道,小白龙又因为降雨遭受磨难,心里很是不安,他们日夜谋划着如何救出小白龙以报答救命之恩。一天,他们看着自家生产的金黄玉米,蓦地一条计策出来了:让玉米爆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二月二日这天,民间家家户户都爆炒玉米,金黄色的玉米霎时都炸开了白花,耀人眼目。

再说太白金星,在九霄云端看到人间遍地金豆开花,便一招手收了拂尘。随着拂尘升起,白龙长啸一声,腾空跃进了天河。后来,玉帝才知道是人间做了手脚,怪罪太白金星,太白金星认了错,玉帝也就罢了。从此,这种炒金豆的风俗世代相传。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这一天以龙为祭祀对象的种种民俗事象无不体现着祈龙赐福。龙是管水的,百姓们就以水缸水井等为道具欢迎龙归来,谓之“引龙回”。是日清晨,人们点着灯笼,把草木灰和谷糠之类的粉末撒在地上,撒出一条线来,从户外的井边河边一直到厨房的水缸边,有的甚至还围着水缸绕一圈,希望治水的龙给他们带来足够的雨水,保障农业好收成。

二月二正值惊蛰,春分时节,地气回升,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蜥、蛙类等渐渐从冬眠中醒来,百虫开始蠕动,正是疫疠滋生之时。人们认为,此时,龙抬头便可以镇住这些毒虫,所以这一天特别讲究熏虫。清康熙年间《宛平县志》载:“二月二日龙抬头,因荐韭之除,家各为荤素饼馅,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儿,谓引龙以出,且使百虫伏藏也。”人们或将祭祖先神灵剩下的糕饼,用油煎炸以油烟气熏床或炕,据说各种虫害便伏藏不出了。

在吃食方面,各种花样食品也是以龙命名。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为了表示对龙的崇拜,人们将面条称“龙须面”,烙饼称“龙鳞”,饺子称“龙牙”,菜团子叫“龙蛋”,炸油糕比做“龙胆”。

在南方,仪俗又有所不同。苏州一带,家家户户于此日取出年前糕饼,用油煎或火煨后食之,俗称为“吃掌腰糕”,以求身体强壮,能够胜任繁重的体力活,亦取龙腰硬朗之意。扬州一带,人们则于此日将出嫁的女儿及女婿接回家,备酒肉盛宴款待一番。如果没有把女儿女婿接回来,做母亲的便觉得有些尴尬。当地民间有俗谚这样说道:“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带活猴(指外孙、外孙女)。带得回来催碟子,带不回来提鼻子。”

“龙抬头”在百姓心目中是个大好吉利日子。这一天,人人都要早起,不能睡懒床,意为不要压在龙头上,以免一年都精神不振。旧时,一些不爱读书的孩童在这天被塾师收为学生,谓之“上鳌头”,日后小孩会学业有成,大有出息。还有的人早晨醒来后,先躺在床上大声念道:“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念完后起床穿衣,以龙自喻也。有的地方,特地在二月二日给小儿剃头,称之“剃龙头”,亦是盼将来有出息之意。

从农时而言,二月二正是播种育苗的时节,农谚道“二月二,香瓜茄子齐下地”。这意味着田里的农活该操持了。所以,浙江东部地区,老百姓又把二月二视为犁公公生日。这一天,农人们要修理旧犁,换上犁椿犁把和犁头,以备春耕。

端午节赛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每到这一天,南方水乡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赛盛会,处处都可以见到“江中竞渡,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桨如飞”的热烈场面。

古代端阳节的龙舟竞渡,场面是十分壮观的。是时,群“龙”下水,整装待命。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长“龙”犹如箭一般向前划去,两岸欢呼,鞭炮阵阵,真是热闹极了!

唐诗人张建封写的《竞渡歌》生动地记叙了这一热烈的场面:“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明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推车折楫时。”

由诗中可见,龙舟竞渡的场面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当三声鼓响,比赛开始,水中群龙,划破碧波,使劲向前冲去;两岸观众,齐声欢呼,呐喊助威。情景如此动人,难怪人们往往倾家出动,争相观看,就连经年深居简出的富家千金,也涂脂抹粉,穿金戴银,去一饱眼福了。

端午节为什么要举行龙舟竞渡呢?民间有种种动人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为了报杀父之仇,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士气高昂,百战百胜,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乘机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自杀,并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入皮袋投进钱塘江,伍子胥尸首随波逐流而不沉没。当地百姓认为这是伍子胥显灵,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当钱塘江口江湖翻腾之时,人们就驾舟逐潮,希望能重见伍子胥显灵,相沿成习。

另一种传说是纪念越王勾践。《事物原始·端阳》记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与吴国打仗,战败被俘。他在吴国忍辱负重三年,用计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放回越国。勾践为了收复失地,报仇雪耻,卧薪尝胆,于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借嬉水竞舟为名,操演水兵,暗练水战,终于在公元前476年灭掉吴国。他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人们。后人便效仿勾践,于五月初五这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再一种传说是纪念东汉救父投江而死的孝女曹娥。曹娥系东汉上虞人,父名吁,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其尸,当时曹娥年方十四,沿江寻找父尸,昼夜哭号不绝,遂于五月初五日投江而入,数日抱父尸而出。乡民以曹娥孝心感动天地,终得父尸,而传为神话,故以此日纪念,划龙舟竞渡。

流传最广,成为民间家喻户晓的传说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博闻强记,精于诗词,明于治乱,任楚国的三闾大夫,为楚怀王所器重。后遭谗言被楚襄王削职流放到洞庭湖一带。屈原的救国抱负绝望了,便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以死明志。人们哀悼屈原,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就划龙舟冲进波涛汹涌的江中,或者跳入急流,象征打捞屈原遗体的情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龙舟竞渡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了。

龙灯舞狮闹元宵

新春佳节,在中国广大的城市和农村,都有“耍龙灯”的习惯。“耍龙灯”也叫“舞龙灯”,或者“龙灯舞”,是流行于南北的一种民间游戏。新春的花灯种类繁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等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龙灯”。

春节有许多风俗习惯,有些如接神、敬天等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被逐渐淘汰,有些如放鞭炮、贴春联、耍龙灯、舞狮子等,则仍然广为盛行,并成为人们最为隆重的游艺项目。

龙的形象是古人为了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的。古人把龙、凤、麟、龟称为四灵,其中龙的造型尤为优美矫健,昂扬奋发,刚柔相济。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龙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到了周代,铜器上的龙纹渐趋完整。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应该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龙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很早,“耍龙灯”包含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即所谓“祈年”。古人限于他们的认识水平,认为龙是海洋的主宰,而海洋主水,龙也就自然地成了农作物的司雨之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这样龙也就间接地操纵了人类的生命。按照这样的推论,龙的神圣性和重要性其实超过了人类自己的祖先。因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种庆典祭祀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们既然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因此也就想用舞龙的方式祈祷龙的保佑。当人们舞起用竹竿结扎、用绸缎装饰的彩龙来取乐的时候,它的祭祀性质悄悄地隐退,而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繁多表演技巧和富有浪漫主义的民间舞蹈艺术。 

关于舞龙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有一天,龙王腰痛难忍,龙宫中所有药物都吃了,仍不见效,只好变成一个老者来到人间求医。大夫搭脉后,觉得甚为奇异,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道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他的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大夫的拔毒、敷药,龙王终于完全康复。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你们人类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事传出后,人们每逢干旱便舞龙祈雨,并形成了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习俗。

作为游戏的舞龙灯,一般认为起源汉代,至今而不衰。毫无疑问,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雨水的一种仪式,后来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唐宋时期的“社火”与“舞队”表演中,耍龙灯都是常见的表演形式。据宋代吴自牧所著《梦梁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是对“耍龙灯”含义的最清晰的说明。

耍龙灯的表演,分为“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不管是哪一种,都离不开龙。龙通常是用竹、木、草、纸、布等扎制而成的。龙身分为许多节,每节间距约五尺,一节亦称为一档。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常见的有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达二十九节龙。但是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只供静观,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龙头部分也分轻重不同,一般重量约三十斤。

“龙灯”其实是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龙灯在耍法上,南北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龙的主要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在耍龙中,不论表演哪一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必须用碎步起跑。耍十一龙、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巨龙追逐着红色的龙珠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直冲云端,忽而低下如潜入海底,蜿蜒腾挪,趣味无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