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龙的民间风俗(2)

龙年说龙 作者:公隋


 

舞龙的“龙”,平时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漫长,节节相连,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龙前由一人持竿;竿端顶一巨球,称为龙珠,作为引导。舞时,龙珠前后左右闪动,龙首紧紧相随,从而引起整个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是中国节日的盛大游戏,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热情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称为“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把龙身送回庙内,明年再用。舞龙的样式比舞狮的样式更多,舞蹈的动作以武术功底为基础,模仿龙的升腾、盘旋、翻滚而动。火龙大都以夜幕为背景,舞龙者在硝烟焰火中狂舞,配以鼓乐伴奏,别具一番浪漫气息。

在现代,以元宵舞龙灯为多。在民间有一个“元宵舞龙平老龙冤”的故事。

传说有一年大旱,田地干裂,老百姓求唐皇想办法。唐皇下旨,令老龙王三刻之内,城内降雨两点,城外降雨五点。老龙心急慌忙,不假思索,误听成了“城内五点,城外两点”。结果,城内大雨倾盆。城外照样缺水。事后,唐皇大怒,下旨处斩老龙。老龙连忙找魏征宰相求情。魏征想了一个法子,故意去和唐皇下棋,想借下棋拖住唐皇,误过处斩的时辰。不料这盘棋唐皇下得很顺手,魏征被棋路搞得迷迷糊糊,直到监斩官来回令时,魏征才知道老龙已被斩首。魏征放声大哭,连连为老龙喊冤:“老龙听错圣旨,确实有罪,但他是奉旨降雨的,杀得冤枉。”唐皇听了,就下旨让老龙每年还魂返阳一次,在除夕过后半个月与世人会面。

此后,老龙就在正月十五这天还阳。百姓不计较老龙以往的过失,还和老龙嬉闹。后来就形成了正月十五闹龙灯的习俗。老龙的头斩下了,百姓就用一块红布龙头和龙身接起来。直到如今,龙灯的龙头和龙身之间,要接一块红布。

另外还有一个“金木老龙”的故事。

早年,有一次大旱,一连晴了九九八十一天。百姓们天天跪在大太阳下求天老爷降雨。这件事感动了东海金木老龙,就上天到各方去想想办法。他来到云神那里,见云神在睡大觉。金木老龙叫醒云神,对他说:“凡界晒死了,玉帝没有圣旨,你上上云有什么要紧。”云神一听,觉得老龙说得有理,就去上云了。

金木老龙又到风神那里,风神也在睡大觉。他对风神说:“天不落雨,百姓受苦,连风都没有一点,你发发慈悲,吹吹风吧!”风神觉得有理,就去吹风了。

金木老龙又急忙跑到雷公那里,请他打几个燥天雷,宽宽百姓的心。雷公听了老龙的话,就去打雷了。金木老龙又到雨神那里,对雨神说:“风、云、雷神都上班了,我是来接你上班降雨的。”雨神说:“那你就去降雨吧!”金木老龙万分高兴,一口气降了两个时辰的雨。谁知,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召集两路诸神,追究是谁违旨降雨的。大家都把责任推到金木老龙身上。玉皇大帝大怒,下旨将金木老龙的头和身子斩成一段一段。

百姓们为了报答金木老龙的恩情,就雕起龙头,扎起一节节的竹龙和一段一段板凳,将龙连在一起,活像一条金老龙。从此,民间就兴起了舞龙灯。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许多乡村都要舞龙戏耍。

六月六晒龙袍

六月六晒龙袍的说法,历史悠久。这天,人们都要把衣服、书籍拿出来晒一晒。据说这一天晒过的东西整个春秋不生虫。有时,连寺中和尚、道僧、尼姑,也要把道袍、经书搬出晾晒,善男信女们前去观看,并由此而形成盛大的庙会。

六月六,晒衣物、晒书籍,是民间的经验之谈,也是宋朝等朝代的宫廷定制。六月六日天贶节作为一个道教节日,道家认为是元始天尊赐书于人间的纪念日。《隋书·经籍志》:“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所说之经,……天地不垠,则蕴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道教大辞典》天贶节条:“夏历六月六日也,宋时以天书降于是日,故名。”正因为有六月六降天书的传说,季节又值盛夏,多雨多雷,所以从宫廷、佛寺、道观到一般民众之家,都有晒衣物、晒书籍的风俗。《万历野获编》卷二四《风俗》:“六月六日本非令节,但内府皇史宬晒曝列圣实录,列圣御制文集诸大函,每岁故事也。”

寺院、庙观、民家到这一天也要把室内存放的书籍、书画、文书等放到阳光下曝晒、通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六月六日……晒所有衣服,是日朝内亦晒銮驾。”店铺、家庭还于是日晾晒衣服、皮货、喜轿等。民国《安东县志·岁时》:“是日曝衣服、书画,可免虫蛀。”

追溯晒书、晒衣习俗,从汉代和魏晋时已经形成。不过当时人们的晒书之日为七月七日。据王隐《晋书》(已佚)载,司马懿因权力太盛受到魏武帝曹操猜忌,乔装犯疯病躺在家中,时值七月七日,魏武帝派亲信令史来探察,装疯的司马懿却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勒令司马懿回朝任职,不然便要收捕治罪。此令一下,果然奏效,司马懿不得不从命。

当时文人学士都讲求虚名,往往以晒书来显示自己藏书众多、博学多识,因此形成晒书风尚。所以,司马懿尽管装疯,到这一天也要晒书。

另据《世说新语》云:七月七日人皆晒书,赫隆却在这一天午时仰卧在院子里敞开衣服晒肚皮。人问其故,他说是在晒书。这一方面是对世俗晒书风尚的蔑视,另一方面也是标榜自己肚子里学问多,所以晒肚皮等于晒书。

魏晋时七月七日成了某些富户夸富斗富的机会,这天都拿出好衣服来晒,显示富贵。《晋书·阮咸传》载,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性格放荡不羁。与阮咸家相对住道北的一户富庶阮姓人家,七月七日晒衣服,挂出来的都是锦绣绫罗,灿烂耀目,以此夸耀富贵。阮咸却在院子里用长竹竿挑起一块又脏又旧的破布片(亵衣)来晒。有人奇怪地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未能免俗,也晒晒衣服。”

时至今日,已经不存在借六月六或七月七晒衣物来夸富斗富和敞开肚皮晒书之类的现象了,但是民间仍然笃信六月六要晒衣物,以为六月六晒衣物不招虫蛀。尽管不一定非得六月六的当天来晒,但民间各家各户在六月六前后一般都要把家中的衣服被褥、书籍、字画等,拿到阳光下晒一晒,通通风。

应该说,这是一个夏季卫生的良好习惯。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久存的衣物、书画等可以去潮湿、防霉变、防虫蛀,也使身上穿、床上盖的衣被可以杀灭病菌,有利于增进健康,预防疾病。

农历六月初六,因各地风俗不同,内容丰富多彩,名称也不一致,有叫六月六,也有叫天贶节、曝晒节、晒经节、姑姑节、迎女节等。

天贶节起源北宋。传说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是一个十分迷信神仙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日告诉满朝文武百官,说他马上就要得到一部天书,这部天书可以叫人得道成仙,是天贶给他的。他把这一天定为天贶节,贶就是赠送的意思。并令人在东岳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伟的大殿,准备在那天接收天书,因此大殿也命名为天贶殿。每年到六月六日,他就到那里去祭祀、供奉。晒经节亦叫翻经节,佛教寺院对此尤为重视。

其实这个节日来源唐代。唐三藏玄奘到印度取经回来过通天河时,不慎将经卷打湿,只好将经卷一页页翻检开,置一大石上晾晒。唐三藏晒经的这天正好是六月六日,故后人对这一天最为重视,不但要翻晒佛经,还要举行有关的纪念活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到晒经节这天也要晾晒书籍,以防虫蚁、虫蛀。曝晒节是俗名,“六月六,日头红,晒了衣物不生虫”。因此,陕西省西部和甘肃省东部各地在这一天家家翻箱倒柜,把毛料、衣物、皮货、棉衣、绫罗绸缎等拿出来翻晒。在农村,还要把留着过冬的种子也一起拿出来暴晒。经过晒后,种子不发霉,不怕虫咬,保存完好。

六月六还有许多习俗。陕西省关中、铜川有避凉风俗。姑娘出嫁的头一年,母亲要亲手缝衬衣,六月六这天亲自送给女儿、女婿。这样,女儿、女婿可不中暑,俗名避凉。陕南也有类似的风俗,不过娘家人送的不是衬衣,而是草帽。草帽也是自编的,用红线绳作帽带,当地叫送草帽,或叫送节。关中、长安一带六月六的早上,各家各户都用文火炒新麦面,然后用热开水冲搅,加白糖或精盐后食用。据说六月六喝了炒面茶,可以消食和胃,不闹肚子病,不中暑。

六月六,又名姑姑节、迎女节。俗语云:“六月六,请姑姑。”就是每到这一天,娘家人要把出嫁在外的女子接回娘家来,招待一天,然后送回婆家,当然姑爷也是在请之列。意为加强和出嫁女之间的感情联系,以此密切男女双方家族之间关系友好。

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宰相狐偃,是曾随晋文公流亡并夺取晋国皇位的有功之臣,他生日是六月六日。所以每到这天,官府百姓都因他功勋卓著,给他送礼、祝寿。慢慢地他骄傲自大,独断专权,大臣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另一功臣赵衰当面批评他,非但不听,反而遭羞辱,气绝身亡。赵衰的儿子是狐偃的女婿,也看不惯岳父的横行霸道,决心除掉他。临行事前,他问妻子,做得对不对?她答对!但心中又很矛盾。妻子第二天回娘家问母亲:“你对我和父亲,谁亲谁疏?”母亲答:“最亲当然是父亲。”女儿就把丈夫要做的事告诉了母亲。第二天狐偃亲迎女婿到府内,好酒好肉招待,当场给女婿下拜并声称自己缺乏自律,望女婿不计前嫌,两相修好,共兴霸业。从此两家和好,共辅朝政,振兴晋国。所以每年六月六日,狐偃必亲迎女儿、女婿过府团聚会餐,这等好事自然传遍晋国。随着晋国的强大,六月六,迎姑姑这个习惯逐渐演变成了习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