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钱的历史:中期岁月 03

绅士与无赖 作者:(美)乔·诺塞拉


7 月底的今天,将有15 家公司前来参观富达投资公司。彼得.林奇将尽可能多地接见他们。早餐期间德州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弗兰克.罗伦佐(Frank Lorenzo)在兜售他公司的股票。麦哲伦基金持有大量股份的一家小公司的官员安排好一道吃午餐。一位石油分析家将前来拜访。还有国外一家联合大企业。当您的投资组合中拥有1700 支股票时,划定您的工作职责就变得很简单了:您得了解所有事情的一切。

10 点钟时,彼得.林奇参加他的第一场会议。他用一个柔和得令人吃惊的嗓音开场道:“我买了您很多股票,谢谢大家让我挣到点钱。”虽说会议室里有12 个人,彼得.林奇几乎问了所有人一些问题。面部有点小痉挛,他腾出一只手搓了搓额头。大家都入座后,德州航空公司这位首席执行官说道:“我们这个财季状况很好,3 天后我们会发布财季公告。贵公司是我们非常尊重的股东,我们非常信任你们。”彼得.林奇打断他道:“我们不想了解这些东西,您直截了当告诉我们贵公司的经营状况就行。”

彼得.林奇从会议室冲出来后,就朝他的办公室跑去。他边在桌上搜索, 边朝一位助理大声嚷嚷:“你知道我的福特汽车公司档案在哪吗?”麦哲伦基金持有福特汽车公司股份的额度最大,拥有大约8 百万股—价值达8 亿美元。几年前,彼得.林奇开始大量购进它时,福特汽车公司刚刚呈现复苏迹象。现在它当然比通用汽车公司更赚钱!

所有事情好像都是一下子发生似的。电话铃声响了—是他一直在接触的公司打来的。那位石油分析家刚刚到。富达投资公司一位年轻新手突然进来汇报第二财季一些结果。彼得.林奇的秘书提醒他别忘了吃午餐。就在这些低端事务的一阵忙乱中,彼得.林奇突然看着我并说道:“您知道的,过去2 年半在这20 年来是最糟糕的了。”他在讲什么呢?过去2 年不是很好嘛。察觉到我的怀疑,他又加了句话:“80% 的专业人士都迷失在这个市场中了。”

是啊,那是肯定的了。不过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都证明:彼得.林奇对金钱的看法和我们大家的看法有差别。他的目标就是能够比标准普尔500 指数表现出色,而我们的目标则是能够比在一家银行或另一支货币市场基金中挣到更多的钱。因为规模庞大,麦哲伦基金再也不能像它以前那样能够比市场的表现出色。彼得.林奇本人甚至建议想要获取更大赢利的投资人试试其他基金。不过他们都不愿意。在疯狂岁月期间,麦哲伦基金就是人们希望凭以挣钱的地方。并且等他们过后来看并发现彼得.林奇已经给他们挣了20%,他们就非常开心。谁管他有没有比标准普尔500 指数表现出色呢?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彼得.林奇都比标准普尔500 指数表现更好。他说道:“我现在跟它比就差那么一点点。到今年为止,标准普尔500 指数已经涨了33.8%。麦哲伦基金上涨了32.2%,仅仅差它一小步。所以我就把它赎回来。” 这家伙可能真是神。

下午晚些时候,彼得.林奇又把注意力转移到我身上。他准备了几份给媒体的标准演说,我得到的是其中之一。他说道:“对我来说,经济学就是一家公司原有7 个亏损的分部,而现在减少到只有5 个。我不知道这个牛市将持续多久。自1982 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我们经历了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没有人告诉我。我在此试图做的就是搞清楚:大型的廉价连锁店泽里(Zayre)是否好点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那可是你如何挣到钱的工具呀!”

他还有一份有关共同基金价值的标准演说,现在也是我听他说的时候了。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共同基金的回暖取得进展。麦哲伦基金一直因其所收取的高额管理费而饱受批评。该行业也因为没有解释风险就兜售基金而颇受非议, 跟60 年代的过剩没什么两样。不过最狠的一刀是,5 月份小说家迈克尔.托马斯(Michael M. Thomas)所预测的,由共同基金引发的牛市大崩盘。在其著作《国家》中,他这样写道:“当共同基金持有者按动恐慌这一按钮,并开始叫嚷要赎回他们的股份时,这些基金没有其他别的什么法律手段,只有乖乖拿出钱来,这就可能会引发一次抛售的恐慌。”

彼得.林奇是否听到批评声呢?我对此毫无疑问。“我妈过去总说:‘别拿股市开玩笑,因为你将输个精光’。”他现在告诉我这些时,比我一整天来听他所说的要更富有激情。“不过人们再也没有其他选择了。他们身不由己地进入到股市中去。我很高兴能干得比市场表现好个4% 或5%。去年,我的基金涨了23.7%,或者不管我去年涨多少,”他提高嗓门接着说道:“那可是扣除管理费、佣金和其他一切费用哦。”“对公众来说,这是个非常高效的投资方式。”最后, 他总结性地说道。他冷酷地看了我一眼,像是在说:“这一点您不会想要争论吧!”反正今天不会。

1987 年8 月13 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2669.32 点

整件事情开始变得有点不可思议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今天跌了11 个点,不过,它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快地上涨—昨天涨了44 个点,前天涨了43 个点,每天都改写一个新记录—以至于有许多人紧张地谈论说,后面肯定会有大的调整。或者说是更糟糕的事。它当然不可能这样永远涨下去。这些天中有一天,我准备开始为它担心了。

不过就这会,我满脑子都在想其他事情。我正坐在内德.约翰逊的办公室里。我从别人那得知,内德.约翰逊一般不同意接受过多采访,我是否会被允许采访他还有些疑问。不过,等了很久这一刻总算来临了。

内德.约翰逊的办公室充满着名门望族完美的味道—很有品位的画作, 朴素的古玩—还有,我注意到了,到处可见古怪的青蛙。他喜欢保留一些旧时的纪念物。我在他办公桌旁发现了一台科特龙(Quotron)证券行情报价机。尽管内德.约翰逊已经多年没有掌管一支投资组合基金了,我听说他还是喜欢股票市场。几年前,当杰瑞.蔡加入美国罐头公司(American Can Company) 时,内德.约翰逊致电打理其所持股份的人并说道:“我紧挨着杰瑞.蔡工作了5 个年头。给我买2 万股美国罐头公司的股票。”

他看上去再也不像演员华莱士.肖恩了。57 岁的他头发已经掉光了,不过, 他的脸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瘦长,更加威严了。他给人还是那样的感觉,尽管他人在那儿,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他戴一条昂贵的领带,不过等他一盘起腿时,我可以发现他的鞋子需要换新鞋底了。

经过一阵闲聊之后,我开始采访他。我问道:“内德.约翰逊先生,您如何想出把开立支票引入到货币市场基金中去呢?”

他看上去立马有点不舒服。他叹口气回答道:“哦,我也不知道,各种主意都会冒泡似的冒出来,然后又破灭,那些总是不断复现的点子通常是最好的。” 就这么回事。这就是他的整个回答。

天啊!我在想。他无法轻而易举就解释清楚的。再试他一次。“内德.约翰逊先生,上世纪70 年代,是什么促使您做了您所做的一切呢?您看到了其他人所没有看到的东西了吗?”

这一次,他无助地耸耸肩。“我只是认定股市最终将卷土重来。之前它总这样。”

你知道我这会儿啥感觉吗?我感觉就像《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中的小姑娘多诺茜(Dorothy),并且我刚刚把大幕拉开。这难道就是改变整个世界的洞察力吗?就是看到股市将要卷土重来吗?

我们谈了有个把小时,不过采访从未真正得以顺利进行。最后我感谢他给我腾出时间并把采访笔记本合上。就这会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内德.约翰逊重新变得舒服了。我合上采访笔记本这一举动让他得以放开来谈。我现在明白了:几个句子,也就是思想的闪现。我倒不是说,在这不到10 分钟时间里,我见识到了天才,或者甚至是说,我已经更好地了解这个非常保守的人如何看到未来。不过,我现在愿意承认,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就在我离开前,我突然冒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我问他觉得这次牛市将持续多久。不过,内德.约翰逊立即就回复到他先前高僧入定般的姿态。他闪烁其辞地回答道:“您如何能得知自己已经抵达最高点了呢?股票每一次大跌, 都同前一次有点不一样。”他把目光盯向太空并重复道:“它们总是有点不同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